第183章 颖川书院,坐而论道
红尘作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3章 颖川书院,坐而论道,开局边疆小兵,杀成大汉战神,红尘作伴,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气运:蓝</p>
业力:白</p>
战力:超凡</p>
“果然是他。”</p>
荀淑,人称"神君",生有八个儿子,因为各有才名,因此又被称之为"荀氏八龙”。</p>
其孙荀彧更是有王佐之才,曹操能起家,其中有一半都是这位的功劳。</p>
想到这,刘烨又用真实之眼扫视台下众人,看得刘烨眼冒绿光。</p>
乖乖,全是历史名人,郭嘉、戏志才、荀彧、荀攸、陈群,这里面随便拎出来一个,都堪称当世大才。</p>
正在刘烨思考怎么将这些人拐走时,讲台上传来一道洪钟大吕般的声音。</p>
“康成公此前说我辈文人已误入歧途,不知做何解?”说话的是荀淑。</p>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老夫有一言请教荀公。”郑玄淡定地抚了抚胡须。</p>
“康成公请说。”</p>
“敢问荀公,文人为何而读书。”郑玄缓缓开口。</p>
这个问题自然难不倒身为大儒的荀淑:“自然是为了修身治国平天下。”</p>
“那如何修身治国平天下?”郑玄再问。</p>
“读圣贤书,悟圣人道!”</p>
听到荀淑这个回答,郑玄笑了:“荀公此言差矣,在老夫看来,圣人之道非众生之道。</p>
须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p>
此言一出,郑玄周身当即涌现出朵朵金莲,文道之气瞬间弥漫全场。</p>
此乃口吐莲花,乃是大儒才能引动的文道异象。</p>
而听到这句话的刘烨,脸色稍显古怪。</p>
若非认识郑玄,他都怀疑台上这位是不是跟他一样,也是个穿越者。</p>
不过荀淑到底是大儒,自然不会因为一句话就哑口无言。</p>
“康成公之言,老夫不敢苟同。</p>
若天下学子须亲身体验一番才可谈论治国之道,又何必读那圣贤书。</p>
古之圣贤披荆斩棘方才创建了这条文道修行之路,我等只需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自然可登临文道巅峰。</p>
一味地舍近求远,只会误入歧途!”</p>
轰!</p>
这句话荀淑动用了文道神通,当即将郑玄引起的文道异象压了下去。</p>
“前人的经验又如何指导后人的修行,我辈文人绝不可固步自封,更应与时俱进!”</p>
郑玄的反驳可谓掷地有声,若非场合不对,刘烨都想大声叫好了。</p>
“康成公还请慎言,妄议圣贤,有违礼道!”</p>
作为儒家传人,荀淑向来讲究尊师重道,而古之圣贤更是后世所有文人的老师。</p>
因此郑玄这种话,在他听来颇有种大逆不道的感觉。</p>
郑玄见荀淑拿“礼”来压他,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反驳。</p>
他并非不尊重圣贤,只是觉得前人的经验在当时或许很合适,却不一定适用于后世。</p>
“那敢问荀公,董半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道,是否也值得后辈文人尊崇!”郑玄选择开门见山。</p>
他这次问道天下,最大的目的便是革除天下文人一心只想着升官发财的弊端。</p>
而想要革除这个弊端,董半圣是他怎么都绕不开的一座大山。</p>
对于郑玄的问题,荀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笑道:“董半圣既然能以此道证得圣位,就必然有其道理。我等末学后进,还是不要妄自评判半圣为好。”</p>
“学生以为,此言差矣!”</p>
突如其来的一句话,令在场众人都为之一愣。</p>
好家伙,两位大儒论道,竟然有人敢插嘴,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p>
郑玄也是有些诧异,不由转头看向台下。</p>
他想看看究竟是哪位学子,竟如此有血性,连自家院长的话都敢反驳。</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