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海上走私
借箭十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6章 海上走私,发生在长途客车上的罪恶,借箭十万,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且朱雄英曾经给他画过一幅航海图,南方海域几千里都是大海,压根没有地方补给。</p>
“轰!”</p>
眼看震慑没用,王景弘顿时来了脾气,在这大海上,几十个国家,还没有人敢不听大明远航船队的号令,当即一炮打了过去,在一艘船上炸开。</p>
“大人,追过去吧!”</p>
郑和当即说道:“算了,我们还要回去复命,不能耽误朝廷的大事!”</p>
“吩咐水手把那艘船钩过来!”</p>
犯不着为了几个商船驶向深海,这要因为没按照航线航行而出了事,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p>
待到接近时,船上的水手纷纷甩出钩子,将那艘还在着火的商船钩了过来。</p>
“大人,我带人下去看看!”</p>
郑和点头道:“注意安全!”</p>
王景弘立马招呼十几个水手跳了下去,走进船舱,里面躺着几具被炸死的尸体,还有许多箱子。</p>
“打开!”</p>
水手立即上前,用刀子将木箱子全部撬开,只见里面稻草!</p>
王景弘伸手抓开上面的稻草,白花花的精美瓷器映入眼帘。</p>
“副使,这里还有茶叶!”</p>
随着水手惊呼一声,王景弘回头一看,另一边几个箱子里面全是茶叶。</p>
“全部搬走!”</p>
一共十六箱,其中十箱茶叶,六箱瓷器!</p>
郑和看到这些东西时,随手拿起一个盘子,仔细瞧了瞧,手感,做工,颜色,也就只比官窑差一点,但这绝不是一般民窑能烧出来的。</p>
盘子后面全部印的大明永兴十七年制!</p>
随后,郑和又抓起一把茶叶闻了闻,放进嘴里嚼了嚼,这应该是去年的茶。</p>
“有活人吗?”</p>
王景弘摇头道:“全死了,不过看这些人的打扮,倒不像是汉人,应该是汉南,占城那边的!”</p>
郑和愁容满面道:“有人搞海上走私!”</p>
王景弘却说道:“这有什么好奇的,海上的利润这么大,谁不想吃一口啊!”</p>
郑和却叹息道:“不一样,这可是瓷器和茶叶!”</p>
王景弘突然一愣,朝廷虽说允许商人下海经商,除了缴纳海税以外,有些东西是不允许买卖的。</p>
丝绸,茶叶,瓷器,武器,粮食等……这是红线,谁碰谁死。</p>
其中,茶叶,丝绸,瓷器都是由朝廷统一官营。</p>
王景弘倒吸一口凉气:“乖乖,怪不得不要命的跑,十几艘船要是装的都是这些东西,这要被抓到了,全家都不够砍的!”</p>
郑和看了一眼漂在海上已经损毁的海船,皱眉道:“这船应当不是我们大明造的,倒像是以前安南的风格……”</p>
“大人,你是说,有人在汉南走私?”</p>
郑和叹息一声,说道:“不好说,这事不该咱们管,到了京城奏报于陛下处理吧!”</p>
肩负船队重任,郑和不可能放着大事不干,去汉南查什么海上走私。</p>
汉南这地方也并非很穷,河内地区有一年三熟的稻子,北部山区和中部沿海地区也可以种茶树,而且也不缺能工巧匠,不过是人口太多了,不够吃而已。</p>
而且这样的走私看来不是第一次了,到底是汉南和占城本地的士绅豪门干的,还是大明派来的官员搞走私,这就不知道了。</p>
一旦查出走私,最先倒霉的一定是曹国公!</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