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科举大爆发
借箭十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6章 科举大爆发,发生在长途客车上的罪恶,借箭十万,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科举大爆发
三月,开春!</p>
朱雄英在奉天偏见接见礼部尚书宋礼!</p>
宋老头六十五岁了,一把年纪了,今日来见皇帝,是来辞官的。</p>
明朝对官员退休是有明确规定的,洪武初年定为七十岁,后来到了洪武十三年改为六十岁,洪武二十三年又改成七十岁了。</p>
这与开国缺官和后来那几场大案有关系!</p>
到了永兴朝,朱雄英又给改了,古人本就寿命不长,七十岁退休,有些太晚了,而且人老成精了,本着无过就是功的心态,昏昏沉沉熬上几年,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回家养老呢。</p>
于是就改成了六十五岁退休,但不是到了年纪就能直接不干的,需要提前给皇帝打报告,特别是六部尚书这样的高官,皇帝同意了,你才能回家。</p>
像这样的事情,朱雄英一般都会同意,干不动了,还为难人家干啥啊,用人哪能用到死啊。</p>
“宋卿,朕准了,不过……”</p>
朱雄英话锋一转,说道:“不过会试即将举行,全国各地的学子都会齐聚京城,到时候还要你这个礼部尚书监考,晚走两个月吧!”</p>
“是!”</p>
宋礼拱手道:“臣分内之事,义不容辞,只是今年的考题,陛下看……”</p>
朱雄英犹豫片刻,说道:“考时政吧!”</p>
宋礼赶忙谏言道:“陛下,永兴一朝,历经数次大考,所考内容皆是时政。众多考生皆能猜到题目,从而提前准备……今年是否应当有所变化!”</p>
朱雄英面色沉稳,微微一笑道:“无需如此,永兴已历经二十余载,文治武功,做的事情太多了,能将整个大明这二十六年的朝政大事融会贯通者,又有几人能做到……”</p>
“科举……选拔的乃是能够辅佐朝政、治理地方的大才,若有人真能对朝廷大业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朕不介意破格擢升!”</p>
朱雄英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而不是吟诗作对的大才子。</p>
而且,治国之策,可不是提前准备就能想出来的。</p>
……</p>
春暖花开,历经永兴之治,如今的金陵比洪武朝时更加的繁华,各级官吏也更有规矩,起码没有官员敢正大光明的欺压百姓。</p>
玄武湖的景致,鸡鸣寺的梵音,紫金山的雄伟,引得众人神往,尤其是那紫禁城中的奉天殿,更是天下士子心之所向。</p>
国子监,贡院之内!</p>
来往的学子川流不息,这些都是全国各地前来参加会试大考的学子,眼看距离考试还有些日子,许多学子相约着一起出行,领略金陵的繁华。</p>
当然,更多人还是留在贡院内学习,毕竟大考马上开始了,三年就这一次,寒窗苦读,白首穷经,为了就是皇榜留名。</p>
茶楼之内!</p>
站在二楼,透过窗户,向北眺望,勉强可以看到那座模糊的奉天殿。</p>
“学得文武艺,货卖帝王家!”</p>
一位身穿青衫的年轻读书人感慨道:“不知道我这辈子能不能登堂入室!”</p>
“陈兄,你可是乡试第一名,还怕进不了奉天殿啊!”</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