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竹编炕席
鬼肉拌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5章:竹编炕席,祖宗保佑:直播乡村的完美人生,鬼肉拌面,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竹编炕席
炕面砖晾干用了两天的时间。</p>
这两天里,李启文已经把炕厢盘好了。</p>
最早的火炕遗址是在冀省发现的,但北方火炕的样式和技术,则基本都来自于东北地区。</p>
根据样式,北方火炕可以分为鸡窝式、连灶式、隔山套火式、地灶通炕式等十几种样式。</p>
如果从整体布局和用途来区分,又能分为正身炕、顺山炕、背身炕等八九种布局。</p>
例如正身炕,一般都盘在正房的南侧靠窗位置。</p>
这里可以照到太阳,是家里最好的位置,一般是由一家之主或是老人来用。</p>
背身炕大都在位置相对偏些的厢房里,是晚辈和孩子们用的。</p>
而顺山炕大都盘在紧贴山墙的位置,一般用来临时接待客人,或是逢年过节摆放贡品。</p>
以前没有地暖,在正房和各个厢房都得盘火炕,用火道相连,统一供热。</p>
但李启文已经在各个房间地下都铺了地暖,原本是不用盘火炕了。</p>
不过综合考虑之下,他还是在正房盘了一个火炕。</p>
他盘的是标准的连灶式火炕,保留了灶台,也连了烟囱。</p>
院子里是有厨房的,可冬天天气冷,从热房间里去厨房,也挺麻烦。</p>
猫冬的时候,可以在正房里动火,就不用来回跑着受罪了。</p>
虽然连灶式火炕相对简单,但想要盘好,也有讲究。</p>
砌砖的方法可以用条砖细淌白、带刀灰或糙淌白,用的灰泥也要用三种料来调制。</p>
灶台的高度要按照人的身高来匹配,一般是七层砖,但李启文加了一层,这样他用着更顺手。</p>
炕帮的高度一般比灶台高两块,同样的,李启文也加了一块,砌到了十层砖。</p>
炕厢里的烟道排布也有讲究,要分好出口,让烟气均匀铺满整个炕,不然一坨热一坨冷,不光没法保证取暖,还容易把炕烧变形。</p>
炕厢和火道盘好后,就可以铺炕面砖了。</p>
炕面砖铺好后,还不能着急抹泥,要先点火试炕,确保烟道走烟正常,才能封顶。</p>
李启文做的炕面砖一共有两层,一层薄,一层厚。</p>
薄的在下,厚的在上,中间是铝制的地暖管线。</p>
这样一来,在火炕不动火的时候,依然可以用锅炉统一供暖。</p>
打算动火的时候,可以掐掉地暖管线,用灶台供暖,一举两得。</p>
将炕面砖铺好,只是初步封顶。</p>
接下来,还要在炕面上抹一层粗泥,晾干后再抹一层细泥。</p>
细泥和刷墙用的灰泥一样,加了麦糠、白灰,可以做到防虫,透气。</p>
等把细泥抹平,晾干,再点火烧透,炕就算是盘好了。</p>
不过这样的炕还只是基本体,要想睡得舒服,还得继续收拾,添置物件。</p>
炕朝外的位置要加一道炕沿,一般是一寸以上,十公分宽的长条形木头,防止小孩睡觉滚下炕去。</p>
炕的两边也要加两扇雕花的炕窗,用来挡被枕之类的私密物。</p>
如果追求美观,炕的四周还要画炕围。</p>
为了追求舒适,炕面上也要铺一层垫子。</p>
过去的大户人家,用的都是羊皮,或是羊毛纺的毛毯,毡片。</p>
夏天则是用竹丝编的炕席,和凉席有些像。</p>
但家里这两样都没有,李启文打算自己动手来做。</p>
天气还不冷,他打算先把炕席做出来。</p>
而这首先就得弄到足够的竹子。</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