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见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5章 汉王:太子会妖法,小孩想要了怎么办,执笔见春秋,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汉王:太子会妖法

讲武堂开课以来,已经过了十来天了。</p>

然而对于讲师们来说,已经从开始的热情高涨,到现在兴趣大减。</p>

像是程咬金,侯君集,尉迟敬德几人,干脆是明目张胆的逃课。</p>

什么政务繁忙,有其他急事之类的借口。</p>

本身就是半桶水,还给学子们讲学,这比自己读书都累。</p>

包括李靖,也感觉到很是心累。</p>

这跟讲武堂初成立,规章制度,教学内容的空缺,有很大的关系。</p>

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懵懵懂懂的,也没个能参考借鉴的点。</p>

教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以兵书为主,比如李靖自己正在编纂的兵书。</p>

现在三十六计还没有,三十六计的成书在于后世明清。</p>

内容上的匮乏,加上学子们都是些粗人,还在识字阶段,自然就没有为人师的收获感了。</p>

讲课对于大家来说,更像是成了个日常任务。</p>

唯有太子,兴致勃勃。</p>

“殿下的意思是,往后早间五班统一操练。”</p>

李靖有些迟疑。</p>

陛下那边虽然同意了修改章程,但也没说五班统一吧。</p>

“难道我要跟讲学那样,每个班轮流去操练吧。”</p>

“五天一操,这能出什么效果。”</p>

“讲武堂的伙食不错,有饭有肉,完全能每日一操。”</p>

听到这话,李靖苦笑。</p>

这哪里是伙食的问题。</p>

稍微迟疑后,李靖还是应了下来。</p>

陛下那边都没卡着太子,犯不着自己来当这个恶人。</p>

况且这等事情,张阿难肯定会汇报给陛下。</p>

于是,顺理成章的,李承乾开始了自己的大练兵。</p>

不对,应该是军训。</p>

把前世军训的那一套,稍作修改,搬到大唐来。</p>

——</p>

年关将至。</p>

各地官员回京述职,一些就封的王爷,也在李世民的许可下,可以回长安过节。</p>

唐初的宗室管理,比之后世还是要轻松很多。</p>

作为王爷,不管是亲王、郡王,都可以入仕或从军。</p>

李世民推行“宗室遍封”制度,规定所有的宗室成员都必须得到封地和官职。</p>

这一举措旨在加强宗室对王朝的支持,同时也便于对宗室进行管理和控制。</p>

封地和官职的大小会根据宗室成员的地位和辈分来确定。</p>

王爷虽有封地,但没有收取赋税的权力,所谓食封,是官员代为收取,然后交给王爷。</p>

李世民即位后,原先在高祖朝担任地方都督、手握重兵的宗室成员基本上都被召回京城,夺去兵权,改而委以闲散职位。</p>

比如李神符,武德九年为扬州大都督,贞观初被调任宗正卿,不久后授开府仪同三司。</p>

这时的长安,顿时变得更加热闹起来。</p>

李世民心情也很不错,一年的时间,他突然多了很多孙子。</p>

第一个孙子是皇长孙李象。</p>

不仅是长孙,在好几年内,还是唯一的孙子。</p>

主要是李承乾太厉害,十二岁就有了孩子,还是儿子。</p>

本就年长,还这么早,其他皇子哪里跟得上节奏。</p>

直到最近几年,皇子们都算是成年了,孙子也就逐渐多了起来。</p>

子孙满堂的感觉,让李世民得享天伦之乐。</p>

嫡出也好,庶出也罢,都是亲孙子,至少得认认脸。</p>

再过个几年,孙子们长大了,估摸着李世民都没见过几次。</p>

东宫。</p>

“太子不在?”</p>

汉王李元昌有些诧异的问道。</p>

如果说李承乾跟谁的关系最好,那就非汉王李元昌莫属了。</p>

虽然从辈分上说,汉王李元昌是李承乾的亲叔叔,李渊第七子。</p>

但他只比李承乾大了八个月不到。</p>

从小就跟李承乾臭味相投,关系密切。</p>

这次从封地回长安,李元昌按照惯例去拜见了陛下,然后就直奔东宫来了。</p>

“太子在讲武堂操练呢。”</p>

苏玉儿回道。</p>

她对李元昌印象并不好,因为李元昌风评很差。</p>

李元昌贞观五年就被外放封地,担任韩州刺史。</p>

然后又转任华州刺史,再到梁州刺史。</p>

贞观十年改封汉王、梁州都督。</p>

而太子妃苏玉儿,是在贞观九年跟太子成婚。</p>

李元昌也就过年的时候,才能回来一趟。</p>

苏玉儿对他印象差,是因为李元昌在地方任职违法乱纪,每次回长安,都要被陛下狠狠训斥。</p>

之所以把他给调来调去的,也是因为这个关系,搞得地方官员百姓哀声哉道。</p>

其他的事情倒也无所谓,苏玉儿最看不得的是,李元昌霸占当地官员的妻妾。</p>

从另外的角度看,这就是太子的狐朋狗友了。</p>

“讲武堂?我怎么没听说过。”李元昌疑惑道。</p>

“是太子提出,陛下创办的,这才成立一个多月。”</p>

“原来是这样,那我去讲武堂找太子。”</p>

得到消息后,李元昌转身就走。</p>

不过刚出门,又走了回来问道:“太子妃,讲武堂在哪呢?”</p>

“永兴坊。”</p>

李元昌兴致勃勃的走了。</p>

走的时候还嘀咕:“太子有了新玩法,竟然不叫我。”</p>

在他看来,这讲武堂,大致就是太子想的新游戏。</p>

每年回来,李元昌总会到东宫跟太子游戏。</p>

其中最多的,便是模拟作战。</p>

分左右为两队,二人各带一队,穿着毡甲,拿着竹矛,布阵大声呼喊交战,攻击刺着流血,以此为娱乐。</p>

甚至有不听命令的人会被绳索吊起来抽打,以至于有被打死的情况。</p>

出了东宫。</p>

李元昌带着随从在长安城内纵马狂飙。</p>

跟后世的闹市飙车是一个概念。</p>

惊得路上行人纷纷躲避。</p>

维护治安的金吾卫瞧着,也不敢阻拦。</p>

汉王李元昌,也算是年关时候,长安城的熟客了,都知道他不好惹,且肆无忌惮。</p>

不多时,李元昌就抵达了讲武堂。</p>

却被门口值守的禁卫拦下。</p>

“讲武堂重地,未经许可,禁止入内。”</p>

看到有人阻拦,李元昌当即就来了火气,直接一脚就踹了过去,把门口的禁卫踹翻在地。</p>

“什么狗东西,连本王也敢阻拦。”</p>

另外几名禁卫顿时紧张起来,拔刀相向。</p>

跟随的属下大声呵斥:“好个狗胆,此乃汉王,尔等要想作甚。”</p>

几名禁卫对视一眼,为首的禁卫首领让人扶起被踹翻的禁卫。</p>

抱拳作揖道:“汉王,陛下有规定,讲武堂无令不得随意出入,还请汉王见谅。”</p>

李元昌呵斥道:“汝敢拿陛下来压本王?”</p>

禁卫首领不敢多言,只能道:“这是陛下诏敕,若汉王硬闯,我等也只能禀告陛下。”</p>

李元昌面色阴沉,他刚刚被陛下给狠狠训斥了一番。</p>

现在又闹过去,必然又要被责骂。</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欧美双茎同入

花影子

耕种姨妈肥沃的土地,种下一句

卓小雅

滛妇荡公在厨房引诱H

云吞蘸辣椒

乖分开by阿昭小说在线阅读

白刃斩春风

干柴烈火翻云覆雨颠鸾倒凤小说

派大康

女学生不小心撞破老师的秘密

真不是许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