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见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0章:越容易得到的,就越不知道珍惜,小孩想要了怎么办,执笔见春秋,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于是干脆给魏王府都上了椅子。</p>
反正现在世家很多人也都这样,无所谓了。????“贵使前来,可是有什么事情要跟本王说啊。”</p>
李泰淡淡的问道,他现在心情不怎么好。</p>
阿米尔道:“给魏王带来了一些我大食特产,还请魏王笑纳。”</p>
阿米尔拍拍手,一堆侍从端来了不少珠宝礼品。</p>
李泰点点头,兴致乏乏。</p>
有着父皇的偏爱,李泰什么奇珍异宝没见过,万国上贡的贡品都随便挑。</p>
这点珠宝在普通人眼里价值不菲,但在李泰看来,也就不过如此了。</p>
“好,谢过阿米尔使者了。”李泰有些敷衍的回道。</p>
柴令武见气氛有些冰冷,便就开口道:“魏王对礼物很满意,如果阿米尔使者有什么想说的,尽管开口说来。”</p>
阿米尔使者知道柴令武是魏王心腹,述说道:“魏王,实不相瞒,此次前来,除了送上薄礼,还有一事相商。”</p>
李泰点头道:“哦?说来听听。”</p>
阿米尔使者目光诚挚地看着李泰:“如今长安城中,谁不知晓魏王名声,您深得大唐皇帝陛下的宠爱,前途不可限量。”</p>
“但在这朝堂之上,太子之位既定,难免会有一些波折。”</p>
“在我等外臣心中,时常能听闻魏王才华横溢,您才是太子之位的最佳人选。”</p>
“所以我大食愿与魏王结盟,共同对抗太子,他日若魏王能登临太子之位,我大食也能协助交好,共创两国友谊。”</p>
柴令武听到这话,暗道一声不好。</p>
李泰脸色一沉,目光锐利地盯着阿米尔使者:“大胆!你这是在挑拨本王与太子的关系吗?我大唐皇室之事,岂容你一个外邦使者插手。”</p>
阿米尔使者顿时懵逼。</p>
这什么情况,不是都说魏王要夺嫡,跟太子在进行争斗吗。</p>
怎么自己说出来,魏王却是这么个反应。</p>
柴令武暗骂一声蠢货。</p>
大家都知道魏王要夺嫡,但是夺嫡这种事情,是能敞开来说的吗,是能摆在台面上去说的吗。</p>
心里明白就行了,要是说出来,那可就是大逆不道。</p>
如果魏王要是应下来,明天传出话去,说魏王联合大食要行夺嫡之事。</p>
恐怕陛下立即就会召魏王入宫,先赏几马鞭再说。</p>
阿米尔使者显然是没意识到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连忙摆手解释道:“魏王息怒,我绝无挑拨之意。只是看到殿下如此优秀,不忍见殿下被太子压制。”</p>
“况且,太子如今主张与罗马联手攻打我大食,若此事成真,对我大食和殿下您都没有好处。”</p>
李泰看着这个蠢货都无语了,不过想起对方不是大唐人,也能理解一二。</p>
冷哼一声道:“本王岂会受你蛊惑。我大唐有自己的决策,不会轻易被外邦左右。再者,太子乃国之储君,本王敬重还来不及,怎会与你联手对抗。”</p>
“你若再胡言乱语,本王定不轻饶。”</p>
这已经是在提点阿米尔,让他不要在这个话题上去纠缠不休了。</p>
要是真生气的话,现在就已经把他赶出去,哪还会继续留着。</p>
阿米尔颇有些不知所措,他虽然熟悉大唐文化,但这种政治斗争,显然是有些陌生了。</p>
先前接触的都是商人,或者鸿胪寺的官员,直来直去为主。</p>
柴令武叹了口气,道:“阿米尔使者,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太子殿下是魏王的兄长,魏王对太子一直都很敬重,你说这些话,可是在污蔑魏王的名声。”</p>
“魏王没有将你赶走,也是看在你是外国人,不懂我大唐礼仪,这才绕过。”</p>
“这样的话,切莫再说了。”</p>
“还是聊聊大食跟罗马使团之间的事情吧。”</p>
魏王是可以联合大食对抗太子的,但不能承认,也不能直接说出来。</p>
毕竟外邦使臣,影响很大,意义不同。</p>
说得通俗点,便是既要当婊子,还要立牌坊。</p>
阿米尔听柴令武这么一说,顿时明白了过来。</p>
“魏王息怒,是我口无遮拦,还请魏王恕罪。”</p>
李泰点头道:“下不为例。”</p>
阿米尔略微迟疑,在心里组织了一番语言,这才试探着数道:“魏王有所不知,那罗马之国,向来是反复无常,他们曾经与诸多国家有过和平盟约,然常常是背信弃义。”</p>
“他们如今请求大唐出兵攻打我大食,不过是想利用大唐的强大兵力,为他们自身谋取利益。”</p>
“一旦事成,他们未必会对大唐感恩戴德,说不定还会再背后捅刀子。”</p>
李泰满意的点点头,这才像个说话的样子:“继续。”</p>
阿米尔顿时明白了该怎么去跟魏王交流,毕竟他之前从未与大唐皇室交流过,不明白他们说话的方式。</p>
“我听闻太子殿下在朝堂上帮那罗马使团说话,肯定是罗马使团蛊惑欺骗了太子殿下,所以还请魏王能够拨乱反正,让太子殿下看清罗马使团的真面目。”</p>
李泰这次就比较满意了,道:“看来这罗马使团,确实是一群奸诈小人,连本王大兄都敢蛊惑欺骗。”</p>
“本王定要向陛下禀告,治罗马使团欺瞒之罪。”</p>
柴令武适时道:“空口无凭,怕是陛下难以相信,不如先找到足够证据,届时一同呈献给陛下。”</p>
李泰道:“此言甚好,只是这外邦之事,本王不善熟悉。”</p>
柴令武当即道:“阿米尔使者肯定是熟悉的,如果有他帮助,定然事半功倍。”</p>
李泰点头道:“有阿米尔使者的帮助,想来定是能打破罗马使团之阴谋。”</p>
阿米尔目瞪口呆的看着魏王跟柴令武一唱一和。</p>
脑子都有些转不过弯来。</p>
柴令武这时问道:“阿米尔使者可愿助魏王一臂之力。”</p>
阿米尔连忙点头:“愿意,我愿意。”</p>
这边魏王联合大食。</p>
另一边,拜占庭使团的纳伦德也在积极行动。</p>
想通过各种关系,能有面见太子的机会。</p>
跟魏王府不同,东宫都是在大内,没有召见,他们连皇城的大门都进不去。</p>
不过纳伦德还是联系到了波斯使团的人。</p>
波斯对拜占庭的态度并不友好,罗马跟波斯向来积怨已深,双方曾经爆发过旷日持久的战争。</p>
宗教信仰的差异和由此引发的冲突,使得两国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存在巨大分歧。</p>
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波斯跟拜占庭也没有联合的意愿。</p>
但纳伦德一句话,还是让波斯使团愿意帮助拜占庭使团。</p>
“只要大唐愿意出兵,不管是波斯,亦或是我们罗马,都是好的事情。”</p>
波斯使团一听也是,于是就同意暂时的联合。</p>
而东宫内。</p>
李承乾其实一直对拜占庭使团有所关注。</p>
内侍文忠也在汇报他们想要面见太子的情报。</p>
“越容易得到的,就越不知道珍惜。”</p>
“先晾一段时间吧,也可以看看他们能有什么办法见到孤。”</p>
中亚地区的战争,其实对李承乾来说,也是挺遥远的。</p>
而且他们不管怎么打,也很难触及到大唐的利益。</p>
大唐这边的贸易经济,多的是人想要,完全不用在乎外界的影响。</p>
况且对于大唐本身来说,地产物博,自给自足。</p>
大唐虽设有专门的互市管理机构,对于进入大唐进行贸易的外国商人以及他们所携带的货物会征收一定的税收,但更多的是象征意义。</p>
况且在大唐初期,并没有形成形成系统、完善的商税征收体系。虽然有市税等商业相关税收。</p>
但征收范围、税率等规定不够明确和细化,导致税收征管存在漏洞,商人们容易找到规避税收的方法。</p>
尽管唐朝商业较为繁荣,但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仍有一定的局限性。</p>
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以长安洛阳的繁华地区,其他地区就比较凋零了。</p>
最早有万国来朝的是隋文帝的隋朝,到唐朝这里也没多少年,对于商业经济发展,自然有所忽视。</p>
换个角度说,大唐对外的商品,主要是香料,象牙等一些奢侈品,没有也不影响。</p>
但对于外国来说,大唐却是他们发家致富的关键所在。</p>
如果阿拉伯帝国跟大唐的关系破裂,影响到双方的贸易经济往来,这对于大唐来说,不会有什么影响,大家该干嘛干嘛。</p>
而对于阿拉伯帝国,就影响很大了,他们作为丝绸之路的中间商,大唐的货物可是最为畅销的紧俏货,许多人都在这条路上赚得盆满钵满,为之依靠。</p>
如果大唐把商路断了,对于阿拉伯帝国来说可谓是巨大的打击。</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