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恶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九章 如林军中枪如林,将北伐进行到底,陈恶禅,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且说天平军与天王军、辛字军、如林军似乎是平级单位,但其实上不然。</p>
天平军是耿京这十万大军的军号,而其余军要比天平军低一级。一般扩军后,比如天平军就会变成天平大军,再授予各军军号,确定从属关系。</p>
可不知道是耿京过于固执,还是都没有这个意识,导致了天平军一直以军为编制,而没有升级成大军。</p>
耿京这个自封的天平军节度使听起来如同与李铁枪这如林军头领一般高低,也是离谱。</p>
这就是农民起义军的弱点之一了,军事架构十分混乱。别小瞧这点混乱,平日还好,关键时刻确定不了谁是大小王,就会带来指挥上的错乱。</p>
你凭什么能冲我吆五喝六?我凭什么管他的死活?他又凭什么能跟你合军?</p>
不过还好的是,在安子河两畔并排行进以作开路的辛字军与如林军,还是分清了主次,定了上下。</p>
如林军头领李铁枪似乎有点二把手人格,又似乎真得十分服气辛弃疾。所以哪怕如林军比辛字军多几百人,几十甲士,李铁枪也依旧听从辛弃疾的军令。</p>
“没办法,谁让五哥的本事大呢?”李铁枪爽朗笑道,在马上指着正在安子河两畔行军的两支军队:“俺就服本事大的,谁要有看法,没关系,让他来亮本事,只要能让俺心服口服,俺就也服他。”</p>
刘淮有些侧目。</p>
好家伙,你这是真不把我当外人啊。</p>
李铁枪指着河对岸:“大郎请看,俺们如林军怎么样?是不是都是一等一的好汉?”</p>
刘淮隔河望去,见到如林军队列齐整,而且皆扛着丈八长枪,虽然九成皆穿黑色布衣,别说铁裲裆了,连个头盔都没有,却依旧可以看出来士卒都是青壮,而且士气高昂。</p>
一看就是发足了饷吃饱了饭的精锐。</p>
刘淮点头:“果然不俗。兵法有云,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袭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若雷霆。大铁枪,想必你的如林军最擅长结硬阵打硬仗,所以用‘其徐如林’中的如林作军号。”</p>
辛弃疾闻言没绷住,直接笑出了声。</p>
李铁枪挠了挠后脑勺:“没……没这么多说头儿。俺们这三千人擅用长枪,你看这几千长枪立起来,像不像一片林子。所以就用如林军作军号了。”</p>
见刘淮一脸便秘遇痔疮的表情,李铁枪连忙说道:“不过大郎你这说法的确好听,今后如林军的军号来历就是这个了,嘿嘿,其徐如林,兵法上果真有这么一句吗?属实是歪打正着了。”</p>
刘淮深吸一口气,对着辛弃疾与李铁枪二人问道:“你们给我撂句实在话,这种精锐天平军有多少人?其中耿大头领能指挥动多少?”</p>
辛弃疾有些犹豫,李铁枪却是有些不耐:“五哥,这没什么可瞒的。再说了,刘大郎此等聪明人在军中走一遭,哪里能瞒得住?”</p>
辛弃疾又犹豫片刻,终于喟然以对:“刘大郎,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算不清这十万大军究竟有多少人吗?”</p>
“嗯?”</p>
“因为这十万人,最起码有一半是老弱妇孺,还有几万是跟着逃难来的百姓。我估计,真正能拿刀上阵的绝对不会到三万人。”</p>
“而如此等军队,如林军三千人,辛字军两千五百人,天王军三千人……”</p>
李铁枪接口道:“耶律兴哥那厮也有一千人能战,其他的都是花架子。但很难说这胡儿会听耿大头领的,去拼命。”</p>
刘淮缓缓点头:“也就是说只有一万人能战。”</p>
随即,他的一句轻声疑问,让辛弃疾与李铁枪同时陷入了略微有些惶恐的思考中。</p>
“你们说,耿大头领知晓他只有一万能战的兵马吗?”</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