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3章 陇西局势,教授女儿的婚恋问题,北城二千,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陇西局势

“用点力啊!”</p>

“娘贼的,你这浑厮怎么那么沉!”</p>

黄绿相间的山丘下,一名兵卒奋力往上攀爬,而他的脚下赫然是两名充当垫脚石的兵卒。</p>

对于生活在山区的百姓来说,这不到一丈的断丘并不难攀爬。</p>

可对于生活在平原的陈瑛来说,这断丘宛若天堑。</p>

他双手双脚并用,踩着两名弟兄的双肩,被他们托着双脚才爬上了这断丘。</p>

随着他爬上断丘,他大口喘着粗气,趴在黄绿相间的草地上休息了几个呼吸后才踉跄着起身。</p>

阳光刺眼,他用手挡在眉头上,向四周打量情况。</p>

他所处的断丘之下,是一座连绵数里的土丘,土丘高数十丈,马匹上不来,只能人力攀爬。</p>

随着他站起来,四周情况尽收眼底,一览无余。</p>

这里不同于河西那翠绿的草原,即便生出野草,却也是黄绿相间的。</p>

这种黄绿色延绵四周山丘,虽说山丘上不缺乏树木,可这些树木却长得奇形怪状,枝叶稀疏。</p>

远处,祁连山顶还存在着积雪,而山丘左侧是陈瑛他们攀爬上来的谷道,右侧是延绵的山岭。</p>

右侧那延绵的山岭鲜少能见到成片的绿色,都是黄绿相间的植被,不可能存在伏兵。</p>

陈瑛往左侧看下去,只见宽阔数里的谷道间,一支延绵数里的队伍正在谷道间行走。</p>

队伍一直在前进,可是却看不到边。</p>

沿着队伍前进的方向观察,前方的地势开始逐渐变低,一条河谷由西北往东南而去,横亘在大军前进的道路前。</p>

“陈瑛!怎么样了?!”</p>

断丘下的两名兵卒询问起他,陈瑛也回过神来道:“前面五六里都没有问题,到河谷都没人!”</p>

说罢,他对断丘下的两人道:“把旌旗丢上来,我往前面走,你们在下面跟着!”</p>

“诶!”听到他的回话,断丘下的二人立马投掷了一面旌旗与旗杆上来,随后沿着断丘往前走。</p>

陈瑛捡起地上的旌旗和旗杆,穿到一起后开始吹哨挥旗。</p>

不多时,他的旗语得到了山丘下谷道上的塘兵回应,塘兵挥动旗语,让他继续往前探查。</p>

陈瑛挥旗回应后,便将旌旗从旗杆上收了下来,扛着旗杆,抱着精骑往前走。</p>

断丘上可行走的空间狭长,一失足便要沿着山丘滚下去,哪怕陈瑛穿戴甲胄也难以存活,因此他走的小心翼翼。</p>

与此同时,他也不免感叹道:“这山里还真是荒芜,连成片的绿色都瞧不见。”</p>

他自言自语走着,时不时看向谷道中的队伍。</p>

大约走了半个时辰,前方突然出现一座矗立在断丘上的石堡。</p>

见到石堡,陈瑛小心翼翼的摸索着过去,而脚下的地方也越来越宽阔。</p>

不多时,他摸到了石堡脚下,可石堡内却没有一丝声音。</p>

他寻到了石堡的堡门,上面悬挂着“乌城堡”的木牌,是他出发前,伙长让他记住的三个字。</p>

小心翼翼推开堡门,里面干干净净,除了一些木头和废弃的桌椅板凳便再没任何东西。</p>

百来平的石堡空荡荡的,水缸里的灰尘积了厚厚一层,显然废弃很久了。</p>

得知没有人,陈瑛松了口气,随后爬上石堡的马道,将旌旗插在了石堡的马道上,拿起木哨吹响。</p>

“哔哔——”</p>

随着他的木哨吹响,断丘下的两名兵卒也冒了头:“陈瑛,怎么样?”</p>

“没人,废弃很久了!”</p>

陈瑛大声回应,随后站在马道上,将前方河谷及河道两岸瞧了个清楚。</p>

观察完四周后,他继续对脚下的两名塘兵交代道:“河谷两边的山上都没有旌旗和伏兵!”</p>

“好,你和查迷干在这里等着,我下去汇报军情。”</p>

一名塘兵回应一声,随后开始搜寻下山道路,小心翼翼的走下山丘。</p>

不过三四十丈的高度,下山却花了整整一盏茶的功夫。</p>

待塘兵来到谷道间,他所隶属的塘兵队伍也骑马小跑来到了他的面前。</p>

“伙长!乌城堡废弃很久了,陈瑛在马道上也没瞧见对面河谷两岸和对面山上有什么伏兵!”</p>

塘兵汇报完毕,骑在马背上的塘兵伙长颔首道:“让他们在山上等着。”</p>

话毕,他回头看向一名塘骑:“把消息传回中军。”</p>

“是!”塘骑调转马头,连忙往后方疾驰而去。</p>

七八里的路程也不过耗费一刻钟的时间,很快前方的情报便传回了中军队伍中。</p>

马背上,刘继隆刘继隆听完了汇报,随后看向身旁的李仪中。</p>

“看样子情报没有问题,乌城堡果然废弃很久了。”</p>

“这地方是通往昌松的要点,你最好留下一伙兵卒在这里驻守。”</p>

李仪中闻言颔首,对身后的旅帅吩咐道:“留一伙兵卒在乌城堡驻守,给他们留下够吃半年的粮食。”</p>

“末将领命!”旅帅应下,不多时便开始安排。</p>

与此同时,大军也继续沿着官道向前走,而塘兵们继续向前探索。</p>

此时是他们从昌松出发的第二天,他们在昨天午后进入了祁连山东部的和戎岭。</p>

兰州境内的山岭还算平坦,官道也足够宽敞,因此一路走来并没有遇到什么问题。</p>

不过就和戎岭的植被情况来看,陇西的大旱显然不容乐观。</p>

一座和戎岭好似分界线,将郁郁葱葱的凉州与干旱的兰州分割开来。</p>

四周黄绿相间的植被,让人意识到了他们已经远离生长的地方。</p>

由于军中有老弱妇孺,因此行军的速度不快,每日不过四十里。</p>

从昌松前往兰州北部的广武有近二百里的路程,正常来说需要走五天。</p>

如今是第二天,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应该会渡过和戎岭与洪池岭间的乌逆水,沿着乌逆水西岸的官道南下扎营。</p>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p>

“好男儿、好男儿、好男儿报国在今朝……”</p>

在嘹亮的歌声中,大军渐渐从和戎岭走出,来到了乌逆水东岸。</p>

“吁……”</p>

马背上,刘继隆勒马观望乌逆水。</p>

河水流速不快,距离约有十余步宽,两岸有着河水曾经水位的痕迹。</p>

刘继隆翻身下马,从一名兵卒手中接过长枪,来到河边比划了一下。</p>

一丈长的长枪,竟然无法从水位最初的位置够到水面,这说明乌逆水起码下降了一丈左右的水位。</p>

这种宽度的河流,下降这么多水位,而且还是在汛期,这让刘继隆忍不住皱眉。</p>

“刺史,您在干嘛?”</p>

张昶、马成二人翻身下马朝刘继隆走来,刘继隆也起身示意道:</p>

“你们看看这水位,起码下降了一丈,宽度更是由二十余步缩减为了十余步。”</p>

他将长枪还给了兵卒,而马成和张昶对视后才道:“水位下降才好啊,方便我们过河。”</p>

二人并不清楚陇西的地形,可刘继隆很清楚。</p>

乌逆水也就是后世的庄浪河,而它流经广武县,灌溉了广武县上万亩良田,最后汇入黄河,与黄河一起灌溉了兰州盆地。</p>

乌逆水的水位下降,这代表着黄河上游地区遭遇了大旱,而依靠河水灌溉的陇西地区也将持续大旱。</p>

“陇西的旱情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不知道水转翻车能不能解决灌溉的问题。”</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季先生的心头宝(1V1)

正新鸡排

糙汉的心肝儿黛妃1v1小说

烧了点开水

大肚涨奶挺着大肚子要生了笔趣阁

九月闲鱼歌

小三养成记(高干)

年年有肉

老公让我把B扒开他日

惜无纵我

小说《上门女婿》全文阅读

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