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9章 饮马陇西,教授女儿的婚恋问题,北城二千,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饮马陇西
“簌簌……”</p>
大中七年九月初一,陇西河谷秋风送爽,天高云淡。</p>
城北渭水奔腾不息,明甲枪林壮士无数,红旗招展。</p>
经过三日的辛劳,陇西渡口的北部渡桥成功修建,陇西大军渡过渭水,兵锋直抵陇西。</p>
红旗下,八百甲兵分作四队,由南向北呈梯次列阵。</p>
六百精骑分列甲兵左右,后方民夫亦有胆气,纷纷抬头眺望一里外的陇西城头。</p>
人数虽少,气势却盛,压得番军只敢在城头眺望,不敢出城设营作战。</p>
“吁……”</p>
马背上,刘继隆勒马眺望陇西城。</p>
陇西城北一里余地被挖的坑坑洼洼,城根垒砌不知多少河石,以黏土连接夯实。</p>
“这群猪犬是被投石机打怕了,两天时间就垒砌出这么高的石墙。”</p>
尚铎罗抖动缰绳,上前在刘继隆身旁说道:</p>
“这地势确实险要,城东倚靠山岭,城西倚靠渭水,唯有城南城北两处通道可通行,与大夏县地势差不多。”</p>
“刺史,搭建投石机吧?”</p>
尚铎罗试探着请示,刘继隆闻言默不作声,只是颔首,随后调转马头。</p>
不多时,甲兵开始搭建投石机,而民夫则是倚靠山势修筑营垒。</p>
“猪犬的家伙,他不守城吗!”</p>
北城楼,望着城外兵马数量并未减少太多的刘继隆,折逋讳忍不住痛骂。</p>
倒是站在一旁的鲁褥月还算冷静,他沉声道:“别忘了,这厮缴获了多少甲胄。”</p>
“这些甲胄拿给民夫穿上就是兵,出城不行,但守城却不是问题。”</p>
“我望他阵上只有千余兵马,远不如当初强攻大夏时,看来我们还是杀伤了他不少兵马。”</p>
“以他这点兵马,想要十日之内攻下陇西,即便有投石机相助也不可能。”</p>
“我们只需要再坚守九日,就能得到唐廷的援兵。”</p>
鲁褥月说着,可尚延心却皱眉道:“我们麾下精骑甲兵不过一千七百余,即便唐廷赏赐官职,恐怕也不大。”</p>
“话虽如此……”鲁褥月沉吟道:“别忘了,我们还有四千多番丁和上万妇孺,上万奴隶。”</p>
“临渭二州人口,大多都被我们迁至此地,若是唐廷得到我们的支持,便能得到陇西县和鄣县。”</p>
“届时我们说降成州和武州,即便无法在外游弋,可保住下半生富贵却不是问题。”</p>
鲁褥月想的倒是不错,只是尚延心并不觉得唐廷会有那么容易相信他们。</p>
在他这般作想的同时,城外的投石机阵地仍在不断搭建。</p>
更令守城番军感到恐惧的,是陇西军试图爬山伐树,做出了要继续建造投石机的态势。</p>
陇西大地虽然大旱,但也是分轻重缓急的。</p>
临州旱情最为严重,因为洮水水量不足,其次是兰州、河州,最末是渭州和陇南七州。</p>
渭州和陇南七州都处于山脉沟壑间的河谷地带,河水蒸发后会形成疆域流入河谷之中,因此河谷中的树木依旧翠绿,但与河谷一山之隔的其它山岭就难说了。</p>
陇西狭长,渭水充沛的水汽使得这里的树木依旧翠绿。</p>
只是在陇西军的斧头面前,这些百年乃至数百年的成材巨木纷纷倾倒,滑入谷底。</p>
好在刘继隆命人伐树很有章法,基本只挑百年以上的树木,其它树木则是一概不伐。</p>
这些巨木倒下后,那些小树反倒得到了更多的阳光滋润。</p>
“树干做投石机,枝丫做柴火,都不要浪费!”</p>
军营内,民夫们正在处理那些巨木。</p>
那些数百年以上的树木,几乎需要四五个人合抱才能绕一圈,高二十余丈。</p>
这种树在这个时代的陇西、陇南地区并不少见。</p>
这些巨木只能算中等,因为秦汉隋唐这上千年的历史中,关中政权不断砍伐树木修建宫室。</p>
宫室木材的获取地点,从一开始的秦岭慢慢向陇西偏移,随后再转向大巴山。</p>
唐初修建宫室时,陇西地区的巨木就已经被砍伐了一遍。</p>
如果刘继隆记得不错,这些巨木到北宋又被砍伐了一遍。</p>
从秦汉到隋唐,再到北宋……关中、陇西地区的巨木被砍伐殆尽,陇西的水土流失也愈发严重。</p>
至少就刘继隆所见,哪怕大旱背景下的唐代陇西,也要比后世陇西更加翠绿。</p>
若是旱情结束,陇西的绿植还将更茂盛。</p>
“人力啊……”</p>
刘继隆望着山岭,不免感叹起来。</p>
河西、陇西,还有他未曾见过的关内道……</p>
这些如今还是草原、山林的地方,都会因为自然变化与滥牧、滥伐而变成黄土沟壑与沙地戈壁。</p>
在时间面前,再强大的生物都将会“衰老”。</p>
“嘭嘭嘭——”</p>
忽的,投石机的投石声唤醒了刘继隆。</p>
他抖动马缰前往了前线,果然见到了二十多台正在进攻的投石机。</p>
在这二十多台投石机后方,还有数百民夫正在炮制木料,试图为损坏的投石机更换材料。</p>
一些甲兵指挥着民夫们烤制木料,并亲自上手将木料炮制为投石机的零件。</p>
在五泉时,因为人手不足,所以将士们也会承担训练之外的其它任务。</p>
制作投石机,挖掘水渠,修葺房屋等事情在五泉算是常态,会制作投石机的将士也不在少数。</p>
对于这项技艺,刘继隆并不担心会因此流出,毕竟他为了拿下凉会兰三州,早就把投石机的技艺留在了山丹。</p>
况且对于大唐来说,只要有好的工匠观摩了配重投石机的运作,迟早会摸索出配重投石机的工作原理。</p>
“嘭嘭嘭——”</p>
投石还在继续,刘继隆也策马来到尚铎罗面前。</p>
“差不多,我们的人手不足,砍伐那么多木料制作成投石机,也没有足够的人去操作。”</p>
刘继隆只是目光一扫,便知道砍伐的树木差不多了。</p>
尚铎罗闻言派人传信,让砍伐树木的民夫去后方河道掘取河石,运至前线。</p>
吩咐过后,尚铎罗与刘继隆在马背上观摩起了陇西城的情况。</p>
二十六台投石机正在不断抛射投石,这些投石十有二三能击中城墙,剩下的则是落在护城河与前方一里的平地上。</p>
陇西军攻城的手段属于三板斧,先把城池的女墙摧毁,然后摧毁马道上的守城器械和远程器械,随后填平堑壕,阵线前移,猛攻城墙。</p>
随着城墙垮塌,便是甲兵强攻城池之时。</p>
方法虽然墨守成规,但胜在管用。</p>
“嘭嘭嘭——”</p>
不多时,第三轮投石继续,紧接着是第四轮、第五轮、第六轮……</p>
随着时间推移,那些更换零件的投石机也摆到了阵上,整整四十台投石机,却只需要一千二百人操作。</p>
不仅如此,一些木料还在烤制,并将在接下来的几天陆续制作成为投石机,摆在战场上。</p>
精骑在南北放哨,六百甲兵与六百民夫操作投石机,而其它的甲兵与民夫则是在后方炮制木料,亦或者掘取河石。</p>
面对四十台投石机的轮番轰炸,陇西城墙上刚刚夯好的石墙早就开始将夯土抖动脱落。</p>
每一轮投石,都会引起城墙上石砌的脱落,亦或者不断将力量传递到后方的夯土墙中。</p>
马道上的兵卒躲到了内墙根下,城门楼和箭楼在面对几十斤的投石时,宛若白纸一张,打哪破哪。</p>
若是不是距离足够远,准头太差,打垮这些夯土的女墙,摧毁那些守城器械也不过只是一昼夜的问题。</p>
陇西军中还有足够吃三个月的粮食,而且襄武城内还有足够他们吃一年的粮食。</p>
这些粮食,都是在渭源之战中缴获的粮食,此外还有数万牧群。</p>
刘继隆来不及统计,他想的只有打下陇西,断了唐廷进入渭州的想法。</p>
“嘭嘭嘭——”</p>
陇西军的投石强攻从九月初一开始,昼夜不停的持续了五日,随后因为河石供应不足而停了夜间投石。</p>
期间不少投石机因为材料耐受不足而停摆,但很快就在甲兵和民夫的修复下继续运作。</p>
眼下阵上已经摆了五十台投石机,每刻钟都能打出三四轮投石。</p>
精骑下马与甲兵操作投石机,民夫尽数前去掘取河石。</p>
陇西城的北城墙已经残破,垒砌的夯土石墙早已垮塌,那落石将墙基堆满,加上不断垮塌的砂土覆盖,直接省去了云车攻城的步骤。</p>
“都护!”</p>
叫嚷声在投石过后响起,一名小节儿急匆匆从马道下快走下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