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2章 收复三州,教授女儿的婚恋问题,北城二千,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收复三州
“唏律律……”</p>
入夜,随着刘继隆率领陇西精骑将缴获的牧群、辎重尽数带走。</p>
张璘他们也率部将那上万番众给留了下来,同时为鲁褥月、蔺茹真将解了围。</p>
鲁褥月、蔺茹真将收拢残兵及番众,麾下仅存精骑四百,甲兵九百不足,大半负伤。</p>
遭陇西军驱赶践踏而死的番众多达三千余人,番众仅存不到一万人。</p>
牧群、辎重都被陇西军掠走,若非高骈拿圣旨保下,这些番众估计也要被刘继隆俘获带走。</p>
从后方跟上的薛逵带着天雄军在战场扎营,同时传召了鲁褥月和蔺茹真将。</p>
“尚延心和折逋讳死了?”</p>
薛逵不敢相信这两个纵横河渭的番将竟然被刘继隆一战所杀,急忙问道:“你们还有多少部众番兵?”</p>
“精骑四百,甲兵不足九百,尚有三千余番丁!”</p>
站在帐内,鲁褥月成为了唯一活下来的乞利本,并成为了当下临渭番军的领头羊。</p>
蔺茹真将沉默无言,不知道是为尚延心的死而难受,还是因为接连的惨败而难受。</p>
相比较他们,更难受的无疑是薛逵。</p>
临渭二州失陷于刘继隆手中,加之鲁褥月遭受重创,这让他收服临渭,以护秦川的想法破灭。</p>
他已经想到了,此役结束后,朝廷会如何惩治他。</p>
“不过就是丢失了临渭二州罢了,看看你们的样子。”</p>
忽的,王宗会拔高声音嘲讽众人,不等众人开口,他便继续道:</p>
“临渭二州大半人口都在朝廷手中,完全可以另设新县!”</p>
他将目光投向薛逵,语气不容置疑:“薛柱国何不在洛门川一带恢复魏晋时期的武功县,派遣兵将屯垦,以鲁节度使在此驻跸?”</p>
王宗会所说的洛门川,在他们营盘东边十余里外的一处河谷平原。</p>
虽然不如上邽的河谷宽大,但也足够养军民数万之众。</p>
“哼!此事还需上奏天听才行。”</p>
薛逵不想理会致使他功败垂成的王宗会,因为他知道王宗会不会放过自己。</p>
“大军在此驻跸,派轻骑往长安传信,告知至尊临渭二州为刘继隆所夺事宜!”</p>
薛逵话音落下,当即站起来向外走去。</p>
王宗会见状,当即也摆手道:“好了,你们都下去吧,千里你留下。”</p>
“是……”</p>
张璘、梁缵、鲁褥月等人先后退下,不多时帐内只剩下高骈和王宗会。</p>
眼见众人走了,王宗会这才轻笑道:“千里,你也觉得此罪在我吗?”</p>
王宗会所说的,显然是众人都在抱怨的丢失临渭二州事宜。</p>
高骈原本心里也这么想,可如今见王宗会这么说,他心里顿时有了猜测。</p>
“都监有都监的考量,末将不管对错,只管听令。”</p>
高骈这话模棱两可,而王宗会闻言轻笑着拿起酒壶与酒杯,起身走到高骈对面为他斟酒道:</p>
“兵贵神速,千里莫以为我不知道?”</p>
“千里啊千里……我和大兄此番手段,可都是为了你在铺路啊……”</p>
此话一出,高骈立马警惕起来:“请都监示下。”</p>
“呵呵……”王宗会笑着举杯,高骈连忙拿起酒杯与其相碰,而后一饮而尽。</p>
见他喝下这杯酒,王宗会紧接着才笑道:</p>
“临渭若是收复,薛逵功绩更上一层,南衙必然要把他调回京中。”</p>
“唯有挫败此事,才能让薛逵受挫,而千里你也就可以走出神策军了……”</p>
高骈明了,试探道:“都监的意思,是让我担任秦州刺史?”</p>
“千里果然聪明,不枉大兄如此器重你。”</p>
王宗会笑着点头,同时说道:“刘继隆若是只有一个河州,朝廷如何重视秦州?”</p>
“眼下河临渭三州及兰州都在他的手上,他已然可以威胁到关中。”</p>
“薛逵未能阻拦刘继隆,至尊必然不会高兴,届时大兄自然会推荐你来坐这秦州刺史的位置。”</p>
“刘继隆在这陇西坐大,你才能做大……”</p>
这个世界上想玩养寇自重的人不在少数,刘继隆是一个,王宗实和王宗会也是。</p>
他们想要扶持高骈,但扶持他需要理由。</p>
如今刘继隆坐大,便是一个很好的理由。</p>
此时的高骈三十有二,心里道德感还比较强,因此当他知道王宗实等人的想法后,他心里是有些抗拒的。</p>
在他眼里,养寇自重并不是什么光彩的手段,更何况他出身名门……</p>
“好了,你下去好好休息吧。”</p>
“眼下临渭二州已经落到刘继隆手中,等宫里得到消息,剩下的事情,大兄会帮你做好的。”</p>
“你现在只需要好好休息,等着接任秦州刺史与天雄军节度使就足够了……”</p>
王宗会笑着放下酒壶与酒杯,高骈虽然心里不舒服,可为了前途,他还是起身作揖:“谢都监抬爱!”</p>
“呵呵,下去吧……”</p>
在王宗会的笑声中,高骈退出了牙帐,忍不住仰望天穹。</p>
他的道德告诉他,这样并不是他想要的擢升方式,他想要的是在战场上立下军功,以此得到拔擢,而非使用手段。</p>
只是话到嘴边,他却怎么也说不出拒绝王宗会的话。</p>
“只此一次吧……”</p>
他长叹一声,随后返回了自己的牙帐。</p>
也在他返回自己牙帐的时候,刘继隆却已经带着缴获的上万车物资和数万牧群渡过渭河。</p>
待他返回陇西县时,城南的营垒已经被拆除,而城北破损的城墙也简单打扫过了,只等重新修葺。</p>
“朝廷竟然帮着这群番贼,我看着朝廷的气数也差不多了!”</p>
“哼,今日那三个杀才,老子记下他们了。”</p>
一行人走入陇西衙门内,尚铎罗与张昶骂骂咧咧,刘继隆走在前方怀抱头盔。</p>
待他走到主位坐下,他也不提朝廷的事情,只是安排道:</p>
“战事已经结束,明天开始记录牺牲、伤残将士的文册,并对救回的百姓登籍造册。”</p>
“俘获的物资,我看规模够我们吃一年的了,具体多少,明日你们带人好好清点。”</p>
“末将领命!”众人作揖应下,张昶询问道:</p>
“刺史,朝廷的兵马还在南岸扎营,我们不管他们吗?”</p>
“不必管他们。”刘继隆懒得管他们,毕竟今日高骈带圣旨阻拦他的画面还历历在目。</p>
尽管他不在意那上万番人,甚至乐见这群番人涌入秦州,搅乱秦州,但这都不是高骈可以阻拦自己的理由。</p>
高骈算是刘继隆认识为数不多的晚唐名将,对于他的事迹,刘继隆只记得收复安南、镇守巴蜀和出讨王黄起义了。</p>
详细的他记得不太清楚,就连这些生平,也是因为前世读书学他诗词时了解的。</p>
今日天色太暗,倒是没怎么看清他,不过听声音,年纪恐怕比自己大得多。</p>
面对这样一个对手,刘继隆还是觉得小心为妙。</p>
想到这里,刘继隆看向尚铎罗:“给我准备笔墨,我要向朝廷上表。”</p>
“向朝廷上表?”尚铎罗与张昶面面相觑,要知道他们可是才驳了朝廷的面子。</p>
“刺史,我们才驳了朝廷的面子,现在就上表,难不成您想走秦渭官道去长安?”</p>
尚铎罗小心翼翼的询问刘继隆,刘继隆却点头道:“自然。”</p>
他扫了一眼众人,自然清楚他们在担心什么,不过他也开口安抚道:</p>
“你们别忘了,河临渭三州防御使的官职可不是我去求来的,而是朝廷给我的。”</p>
“现在我把河临渭三州收复,不趁这个时候上表要些东西,难不成要等到朝廷想好办法对付我,再慢吞吞的上表吗?”</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