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9章 陇右雄主,教授女儿的婚恋问题,北城二千,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陇右雄主
“陛下,此次朝廷遣兵,唯秦州高骈出兵阻截刘继隆,臣以为,高骈实有功!”</p>
紫宸殿上,在李忱裁定对刘继隆和白敏中二人的擢赏后,王宗实很快站了出来,并为高骈请功。</p>
闻言,崔铉不满出声:“高骈为秦陇刺史,手下又有成武游奕军。”</p>
“于情于理,都应该是他出兵收复成武二州。”</p>
“若非他没有收复成武二州,朝廷何至于犒赏刘继隆?”</p>
“没错……”闻言,四贵之一的马公儒也附和道:</p>
“臣记得渭州没有通往成州的官道,反倒是秦州有洛门道、祁山道这两条通往成州的官道。”</p>
“朝廷在秦陇置兵一万二千,仅精骑便有五千人,如今却让刘继隆抢了先。”</p>
“陛下,以臣之见,高骈当论罪!”</p>
“陛下,臣附议……”</p>
马公儒说罢,王归长与王居方二人分别开口附和。</p>
虽然同为四贵,但高骈主要还是依附王宗实。</p>
高骈的权力已经很大了,若是还要论功,那平衡就打破了。</p>
倒是趁此机会将他从秦陇调离,反倒是利于他们三人。</p>
“陛下!”王宗实连忙作揖,而裴休见状也连忙道:</p>
“陛下,臣以为不论是高骈还是封敖,二者确实未能建功,但也未必有错。”</p>
“高骈接任秦陇刺史不过半年,而山南兵将跋扈,此前便闹出屠三川饥民之事,封敖不能制也不出奇。”</p>
裴休明保高骈,实则保封敖。</p>
若是高骈都被论罪,那封敖也逃不了。</p>
好在李忱没有心思对谁论罪,他现在只想把局面弄得承平些。</p>
“刘继隆亦是朕之赤子…朕之忠臣。”</p>
“虽说其出兵收复陇南有僭越之举,然其心可鉴。”</p>
“朕此前也是气愤,故此才派兵试图收复武、宕二州。”</p>
“好在诸道官兵未与其发生冲突,朕心甚慰,又如何能责怪他们呢?”</p>
“高骈、封敖二臣若是论罪,也当是阻碍忠臣收复失地,而非其它。”</p>
“朕思虑再三,决定罚二人俸禄一年,着其好生反省。”</p>
李忱把话题引到了刘继隆身上,毕竟刘继隆不到两月收复四州,其手中兵马恐怕不少。</p>
眼下他收复四州已经成为定局,其实力还将增长,理应安抚才对。</p>
虽然朝廷已经授予其陇右观察使的身份,但他两次请表陇右节度使旌节,这次朝廷又对他收复失地制造阻碍,难免心生怨念。</p>
罚俸高骈,既能保住高骈位置,又能不牵连封敖,还能平息刘继隆心中怨念,将其安抚。</p>
想到这里,李忱十分满意,但仔细思虑后,他又担心刘继隆威胁关中,因此他缓缓开口道:</p>
“门下发出圣旨前,务必令刘继隆收复陇西其余五州失地,解救朕之子民。”</p>
“臣领旨……”令狐綯不紧不慢应下,而李忱也扫视诸臣道:</p>
“此事就此作罢,诸卿莫要再提了。”</p>
“臣领谕……”</p>
群臣纷纷应下,李忱见状起身朝偏殿走去,不过没走几步便又停下道:“朕这几日新写了一首诗,劳请令狐先生入偏殿指教。”</p>
“臣领谕……”</p>
令狐綯跟上李忱脚步,而其余人则是面色不善的离开了紫宸殿。</p>
王宗实看着抱团的马公儒等人,眼底的寒芒几乎藏不住。</p>
马公儒等人则是完全忽视他,只因为他们早已掌握了皇帝最喜爱的皇子李滋。</p>
王宗实于李滋而言可有可无,等李滋即位,收拾王宗实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p>
三人无视王宗实离去,王宗实攥紧拳头,冷脸朝另一边走去。</p>
崔铉与裴休二人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各自散去。</p>
倒是与李忱走入偏殿的令狐綯才刚刚坐下,便见李忱走到他身旁,拿出字帖的同时低声说道:</p>
“先生,朕欲除宦官,不知可有良策?”</p>
李忱这话,吓得令狐綯一激灵,连忙道:“陛下,诛杀宦官恐滥及无辜,不如徐徐图之。”</p>
“徐徐图之?”李忱皱眉,令狐綯解释道:</p>
“诸宦自有争斗,陛下只需要在处理他们时做到有罪不杀而逐,逐其宦后有缺不补,宦官自然渐耗,以至于尽。”</p>
李忱闻言脸上浮现笑容:“此策甚好……”</p>
他收起了字帖,而令狐綯也连忙起身作揖:“陛下,臣告退……”</p>
“先生慢走。”李忱颔首准许,令狐綯缓缓退出偏殿,随后疾步离去。</p>
只是在他离去的同时,偏殿门口的柱旁缓缓走出一道身影,眯着眼睛瞧着他背影,又瞥了一眼偏殿内的李忱。</p>
待令狐綯走远,他连忙走出紫宸殿,追上了马公儒等人的脚步。</p>
“阿耶……”</p>
宦官急匆匆追来,马公儒等人见状停下脚步,疑惑朝他看来。</p>
宦官见状来不及舒缓胸中那口气,连忙在马公儒耳边将他刚才所发现的事情交代出来。</p>
马公儒眼底闪过寒芒,目光看向不远处离去的令狐綯。</p>
“好个南衙,竟还不老实……”</p>
话毕,马公儒将刚才紫宸殿内事情告诉了同为四贵的王归长和王居方。</p>
二人先是惊恐,反应过来后也与马公儒同样想法。</p>
“这群人想法竟如此狠毒,那也莫怪我们狠辣了!”</p>
“令狐綯深受至尊器重,动他暂且不行,可他也有门生。”</p>
“此事便由我去做!”</p>
令狐綯与李忱尚不知晓事情败露,三人便交谈定下了针对南衙越界的反击。</p>
过后数日,北司麾下诸多官员不断弹劾南衙令狐綯、崔铉、裴休三人麾下官员。</p>
哪怕无人告知,李忱也意识到事情败露了。</p>
这位自诩效仿太宗的大中皇帝并未如太宗那般体现担当,而是如鹌鹑般在内廷研究他的长年药。</p>
因为他的不干预,南衙北司矛盾逐渐升级,势如水火。</p>
高骈、封敖、白敏中等人不断被弹劾,但李忱始终没有惩处三人。</p>
当然,外界的动荡,刘继隆并不清楚,他此刻依旧在岷州围困和政。</p>
“呼……”</p>
营盘外,刘继隆呼出一口白雾,前方数百步外便是隔河对峙的和政城。</p>
和政城内虽然有足够多的粮食,可柴火却没有储藏那么多。</p>
好在城池背后倚靠山岭,可供砍伐的树木并不少。</p>
正因如此,一个多月以来,和政县背后的山岭树木正在不断减少,光秃秃一大片。</p>
“他们继续砍伐下去,到时候我军倒是可以走和政县后面的山坡,居高临下攻城了。”</p>
尚铎罗笑呵呵走上前来,刘继隆则是看着四周白皑皑的一片,忍不住笑谈道:“今年如此多的积雪,想来旱情应该是结束了。”</p>
“全赖节帅您领导有方,老天估计也看到了您的努力,这才降下了大雪。”尚铎罗连忙拍马屁道。</p>
“你啊……”刘继隆闻言打趣:“你现在是越来越会拍马屁了,不过我有自知之明,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p>
“节帅自谦了。”尚铎罗摇了摇头,作揖说道:</p>
“如果天下人都能把该做的事情做了,那天下就不会有这么乱。”</p>
“正是因为所有人不做该做的事情,所以天下才会诞生节帅这样的英主!”</p>
若是说早年的尚铎罗只觉得刘继隆不甘心在河西作为他人部将,那如今收复四州之后,他算是看出来了。</p>
自家节帅不仅不想当他人部将,更不想当他人臣子。</p>
此外,唐廷的软弱也让他看出了这大唐天下恐怕距离倾倒不远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