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1章 为君选妾,教授女儿的婚恋问题,北城二千,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为君选妾
“……”</p>
狄道衙门内,随着刘继隆也开口说要宰掉张直方,高进达、崔恕等人便闭上了嘴巴。</p>
面对他们的沉静,刘继隆继续说道:</p>
“我们在甘凉还有那么多人,他们为何没有跟过来?”</p>
虽说刘继隆从甘凉带走了一千多人,但他在山丹编练的兵马是这一千多人的数倍。</p>
河西的局势如此,这群人继续待在河西,只会在后续的胡汉争斗中平白牺牲。</p>
回鹘和嗢末的人口比河西全境的人口还要多,更别提河西二十余万人口中,有近三成还是番人了。</p>
“大多都不愿折腾……”</p>
崔恕小心翼翼的开口,刘继隆闻言摇头:“又在求安逸。”</p>
“我知道没有人想要折腾,但河陇的局面,还远远没有到能享受太平的时候。”</p>
“一味的安逸,只会把我们好不容易打下的局面给破坏殆尽。”</p>
他好似在说留在甘凉的弟兄,又好像在说其它。</p>
正如眼下的大唐,人人都在求平稳,人人都在求安逸,可平稳安逸的背后是什么,这群人根本不在乎。</p>
兴许他们都知道,继续这样下去,大唐终将灭亡,但他们又都在赌,赌大唐不会亡在自己手上。</p>
击鼓传花这套手段,早就不知道玩了多少年月了。</p>
“好了多吃点多吃点,这菜都快凉了。”</p>
张昶笑呵呵的为高进达和崔恕夹菜,刘继隆也没有继续提河西的事情。</p>
在他看来,张议潮与张淮深继续这样求稳,最后只能如历史那般退回瓜沙。</p>
哪怕因为自己的到来,改变了河西的许多事情,但他们注定守不住凉州和伊州。</p>
十万凉州百姓的结局,只能是被回鹘或嗢末奴役,而自己要做的,就是关键时刻收复凉州,保境安民。</p>
收复陇西加凉州,他麾下便有不低于三十万人口。</p>
届时韬光养晦,这天下未必不可争!</p>
思绪间,酒席渐渐热闹起来,而刘继隆一想到河西日后会失陷,便没了任何兴趣。</p>
他招呼张昶招待高进达等人,随后便返回了内堂。</p>
“节帅,您不在正堂好好叙旧,怎么回来的这么快?”</p>
天色还未黑,刚从学堂回来的曹茂见到刘继隆,错愕片刻后,便立即为他倒茶。</p>
刘继隆坐在主位,看着为自己斟茶的曹茂,忍不住上下打量。</p>
自己初次见他时,自己十八岁,他十二岁。</p>
如今自己二十有二,而他也十六岁了。</p>
眼下曹茂身长五尺六寸,兴许还会长两三年身高,但大抵不会超过六尺。</p>
他长得清秀,皮肤呈古铜色,这是常年在外练习马术晒出的肤色。</p>
刘继隆回来这几日,曹茂都在学堂读书,今日才得以沐休。</p>
见他这般模样,刘继隆生起了考校的想法。</p>
“来,看看你这些日子可曾落下武艺。”</p>
刘继隆走到院子中间,从武器架上取出一把木剑。</p>
曹茂闻言欣喜,连忙取了一杆七尺长枪。</p>
刘继隆佁然不动,曹茂试探几步后,便朝他面部扎来。</p>
但见刘继隆挥剑挡开枪头,顺势两步上前,一剑抵在曹茂脖颈处。</p>
“节帅,我又输了……”</p>
曹茂语气带着丝懊恼,刘继隆却轻笑道:</p>
“比此前好了不少,你现在就是力气太小了,等成丁便好了。”</p>
说罢,刘继隆带着他走入主屋,又询问了他课本上的其他知识。</p>
曹茂就学已经四年,但他已经吃透刘继隆所写的那几本教材了。</p>
不仅如此,狄道的许多经史典籍他都翻阅过,在刘继隆的考校下,也能说的头头是道。</p>
“好了,你这情况不必再去学堂了,明日开始去和高先生学习理政。”</p>
刘继隆高兴开口,曹茂却连忙解释道:“节帅,我是要从军的!”</p>
“理政就是从军前的准备!”刘继隆打断道:</p>
“你先与高先生理政两年,两年后我就准许你从军。”</p>
“是!”听到还有两年就能从军,曹茂高兴的上前为刘继隆斟茶。</p>
接着,刘继隆如往常一样为曹茂开小班,教导他那些课本上学不到的其它知识。</p>
与此同时,距离他们数十步外的正堂却热闹无比。</p>
酒过三巡后,高进达这才小声询问身旁的张昶:“张刺史,节帅来陇西这几年,可曾纳妾?”</p>
高进达没听过刘继隆娶妻,自然清楚刘继隆是准备留着妻位,换取更大的支持。</p>
不过娶妻是一回事,纳妾又是一回事。</p>
许多名门虽然已经定下婚约,但由于女子尚幼,因此不乏有先纳妾者。</p>
高进达想打听打听,刘继隆是否纳妾。</p>
张昶原本还在用筷子为弟兄们的踏歌打拍子,听到高进达这么说,他立马低声笑道:</p>
“没有,不过很快就有了……”</p>
“这是何意?”高进达不解,而张昶则是小声说道:</p>
“节帅此前派了一名小将前往关内道做生意,我特意吩咐他给我找些容貌俏丽,身段丰腴的女子。”</p>
“若是寻到,便先花笔钱买下来,事后我再用俸禄补全便是。”</p>
“等女子带回,我自然有办法让节帅纳妾。”</p>
张昶说罢,高进达也颔首道:“如此甚好。”</p>
“节帅此等身份,日后必然要与名门缔结,等我在陇西安稳后,便会前往剑南道、关内道、山南道和长安拜访名贵。”</p>
“此外,我们理应在长安购置进奏院,以节帅权柄,恐怕许多名门都会舍得庶女……”</p>
“庶女?!”张昶瞪大眼睛道:“庶女怎么能配节帅?起码也得是名门嫡长,亦或者宗室郡主、公主才行!”</p>
“你……”高进达被张昶弄得半天说不出来一句话。</p>
名门虽说已经落魄,但名门依旧是名门。</p>
刘继隆虽然执掌陇西权柄,但毕竟是牧奴出身。</p>
况且陇西只需要在庙堂上有人为陇西发声,不论庶女、嫡女都有这效果,没有必要纠结嫡女还是庶女。</p>
至于张昶口中的郡主、公主,高进达则是直接忽视了。</p>
“罢了,先喝酒吧。”</p>
高进达举杯与张昶碰杯,随后二人便加入了踏歌的队伍中。</p>
是夜,正堂内外踏歌声不断,吵到子时才渐渐平息。</p>
翌日,刘继隆早早便前往了东边的国殇墓园,同时命高进达、崔恕二人起床后前往国殇墓园寻找自己。</p>
午后,二人悠悠转醒,洗漱过后便前往国殇墓园寻找刘继隆。</p>
他们找到刘继隆的时候,刘继隆正在用米酒擦拭那些新亡的将士墓碑。</p>
“来了?”</p>
刘继隆蹲在墓碑前擦拭,头也不回的询问二人。</p>
“节帅,我二人来晚了。”</p>
高进达与崔恕连忙作揖,刘继隆却背对着他们笑道:“是我太着急了。”</p>
他话音落下,墓碑也被擦满了米酒,而他也缓缓站了起来,前往下一块墓碑擦拭。</p>
高进达与崔恕对于刘继隆此举感慨万千,毕竟从未有人能为麾下将士修建墓园,更别提挨个祭奠墓碑了。</p>
“高进达,我准备擢授你为都护府长史,崔恕为录事参军,你以为如何?”</p>
刘继隆轻描淡写开口,结果给了高进达陇西第三人的位置。</p>
“节帅,下官刚刚来到陇西,尚不熟悉政务,仓促任命下官为都护府长史,恐怕……”</p>
“无碍!”刘继隆打断了高进达的推辞,直接任命道:</p>
“即日起,你便是都护府长史了,此外崔恕为录事参军。”</p>
“陈靖崇在渭州离不开,张昶能力暂时不足,陇西十六万军民的治理,还得靠你们才行。”</p>
刘继隆对二人委以重任,二人闻言纷纷作揖:“受节帅信赖,下官定不辱命!”</p>
“好了。”刘继隆起身扶起二人,接着吩咐道:</p>
“你们二人现在返回衙门,拟定一份都护府文臣文册给我。”</p>
“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才品配位。”</p>
“下官领命……”二人应下,随后在刘继隆的示意下,先后离开了国殇墓园。</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