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玲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我想想水吧,缘,永无止境,阿玲啊,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清辉映玉颜》

第一章 惊鸿

暮春时节,京城最负盛名的曲江宴正值热闹。两岸杨柳依依,新绿蘸水,画舫凌波,丝竹管弦之声顺着暖风飘出老远,混着酒香与游人的笑语,织就一派盛世繁华。

吏部尚书府的画舫上,苏绾绾正凭栏而立。她今日穿了件月白色的软绸罗裙,裙摆上用银线绣着细密的缠枝莲纹,走动时流光婉转,仿佛月色落满了裙裾。乌黑的长发松松挽了个惊鸿髻,仅用一支羊脂白玉簪固定,几缕碎发垂在颊边,随着微风轻轻颤动。

她生得极美,不是那种咄咄逼人的艳丽,而是一种带着仙气的清绝。眉如远山含黛,眼似秋水横波,鼻梁秀挺,唇瓣是天然的淡粉色,肌肤莹白如玉,仿佛上好的暖玉被月光浸润过,透着一层朦胧的光晕。此刻她微微侧着头,听着身旁女伴说着趣事,唇角噙着一抹浅淡的笑意,那笑意如同春风拂过湖面,漾起圈圈涟漪,让周遭的景致都仿佛失了颜色。

“绾绾,你看那边,”同来的吏部侍郎千金李氏轻轻推了推她的手臂,语气里带着几分雀跃,“是太傅大人呢!”

苏绾绾顺着她示意的方向望去,只见不远处的岸边,站着一位身着青色常服的男子。他身形挺拔如松,负手而立,岸边的喧嚣仿佛都与他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阳光落在他身上,勾勒出清瘦却挺拔的轮廓,侧脸线条干净利落,鼻梁高挺,唇线清晰,一双眼睛清澈得如同山涧深处的清泉,不含半分杂质,望向湖面时,目光宁静而悠远。

那便是当朝太傅,沈清辞。

他出身寒门,却凭借惊世才华一路青云直上,三十岁便位列三公,授太傅之职,教导太子读书。世人都说沈太傅是谪仙降世,性情淡泊,不慕名利,周身总带着一种山间清泉般的纯净与自然,温和却不疏离,清冷又不失温润,恰如“清风霁月”四字的最好诠释。

苏绾绾曾在宫宴上远远见过他几次,却从未如此近距离地看过。此刻风拂过,吹起他青色衣袍的一角,也吹乱了她心底的一丝平静。她见过太多世家子弟的矜贵、少年将军的英武,却从未见过这样的人——仿佛世间所有的喧嚣与尘埃都沾染不上他,他就那样静静地站着,便自成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果然如传闻中一般,清隽得不像凡人,”李氏小声感叹,“只可惜性子太冷了些,听说至今尚未娶妻,也无任何绯闻,京中多少贵女的芳心都错付了。”

苏绾绾没有接话,只是目光不自觉地又落回沈清辞身上。他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目光从湖面收回,不经意间抬眼望了过来。

四目相对的刹那,苏绾绾仿佛听到了自己心跳漏了一拍的声音。

他的眼神很干净,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像是山间的清泉被投入了一颗小石子,漾开细微的涟漪,却转瞬即逝。他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随即收回目光,重新望向远方,神色依旧平静无波。

苏绾绾却像是被烫到一般,连忙收回视线,脸颊微微发烫。她抬手拢了拢耳边的碎发,指尖竟有些微颤。

“怎么了,绾绾?”李氏注意到她的异样,关切地问。

“没什么,”苏绾绾定了定神,声音轻柔,“许是风大了些。”

她转过身,不再看岸边,心中却莫名地记住了那双清澈如泉的眼睛。

第二章 偶遇

曲江宴后没几日,苏绾绾去城外的报恩寺上香。

丞相府的马车停在寺门外,苏绾绾带着贴身侍女晚晴,缓步走入寺中。报恩寺香火鼎盛,香客往来不绝,她一身素雅的衣裙,在人群中却依旧亮眼,引得不少人侧目。

上完香,苏绾绾打算去后院的竹林走走。那里人少清静,是她每次来报恩寺都喜欢去的地方。

竹林深处,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的竹子高大挺拔,竹叶繁茂,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竹子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走着走着,前方传来一阵轻柔的琴声。

那琴声不同于寻常的靡靡之音,也没有激昂的调子,只是如同山涧清泉缓缓流淌,清澈、宁静,带着一种洗涤人心的力量。每一个音符都恰到好处,不疾不徐,仿佛自然天成。

苏绾绾停下脚步,循着琴声望去。

只见前方不远处的竹林掩映下,有一方石桌石凳,沈清辞正坐在石凳上,指尖在琴弦上轻拨。他依旧穿着那件青色常服,微垂着眼帘,神情专注,周身的气息与这竹林融为一体,宁静而祥和。

阳光落在他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画面美好得如同幻境。

苏绾绾看得有些出神,竟忘了上前。

一曲终了,余音袅袅。

沈清辞抬起头,便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苏绾绾。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起身,拱手行礼:“苏小姐。”

“沈太傅,”苏绾绾回过神,连忙还礼,声音温婉,“惊扰太傅雅兴了。”

“无妨,”沈清辞微微一笑,那笑容如同春风拂过,让他清冷的气质柔和了几分,“苏小姐也喜欢这里的清静?”

“是,”苏绾绾点头,“这里的竹林很让人安心。太傅的琴弹得真好,如同天籁。”

“苏小姐过誉了,不过是闲来无事,随意拨弄罢了。”沈清辞语气淡然,没有丝毫自傲。

两人一时无话,竹林里只剩下风吹竹叶的沙沙声。

苏绾绾觉得有些尴尬,正想找个借口离开,沈清辞却先开了口:“苏小姐似乎对琴音颇有见地?”

“略懂皮毛罢了,”苏绾绾谦虚道,“家父曾教过我一些乐理,只是我资质愚钝,始终学不好。”

“苏小姐过谦了,”沈清辞看着她,目光真诚,“方才听苏小姐的语气,便知你对琴音有自己的感悟。”

苏绾绾没想到他会如此说,心中微动,抬头看向他。他的眼睛依旧清澈如泉,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太傅谬赞,”她浅浅一笑,“我只是觉得,太傅的琴声里有一种很纯净的东西,让人听了之后,心中的烦恼都消散了。”

沈清辞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能让苏小姐有此感受,便是这琴声的荣幸了。”

两人又随意聊了几句,大多是关于琴棋书画、山水风光之类的话题。苏绾绾发现,沈清辞虽然看似清冷,但谈吐风趣,见识渊博,而且极有耐心,无论她说什么,他都认真倾听,偶尔还会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不知不觉间,日头已渐渐西斜。

“时辰不早了,我该回去了,”苏绾绾看了看天色,轻声道,“今日多谢太傅相陪,受益匪浅。”

“苏小姐客气了,”沈清辞颔首,“一路小心。”

苏绾绾带着晚晴离开,走了几步,她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沈清辞依旧站在竹林中,身影被夕阳拉长,清隽挺拔,如同画中人。

她的心中,像是有什么东西悄然生根发芽。

第三章 渐生情愫

自报恩寺一别后,苏绾绾与沈清辞的交集渐渐多了起来。

有时是在宫宴上,两人隔着人群遥遥相望,相视一笑;有时是在同僚的聚会上,偶尔坐在一起,聊上几句诗词歌赋;有时,苏绾绾去太傅府附近的书铺买书,会恰巧遇到沈清辞出来。

每一次相遇,都让苏绾绾对沈清辞多一分了解,也多一分心动。

她发现,沈清辞虽然看似不食人间烟火,却并非不懂人情世故。他会在看到百姓疾苦时,眼中流露出真切的同情;会在与同僚讨论国事时,展现出卓越的才华与担当;会在看到有趣的小玩意儿儿时,眼中闪过一丝孩童般的好奇。

他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纯净、自然,却又蕴含着无尽的光芒。

而沈清辞,也渐渐被苏绾绾吸引。

他原本以为,像苏绾绾这样身份尊贵、容貌绝美的丞相嫡女,定是骄纵任性、不谙世事的。可相处下来,他才发现,她不仅聪慧过人,精通琴棋书画,而且心地善良,待人温和有礼,没有丝毫世家小姐的架子。

她就像一朵盛开在月光下的白莲,圣洁、高雅,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一日,苏绾绾收到了沈清辞送来的一张帖子,邀请她去太傅府赏荷。

太傅府的荷塘虽不如皇家园林那般气派,却别有一番雅致。荷叶田田,荷花点点,清风拂过,送来阵阵清香。

沈清辞早已在荷塘边的亭子里备好了茶点。

“苏小姐,请坐。”沈清辞示意她坐下。

“多谢太傅。”苏绾绾在他对面坐下。

两人相对而坐,看着满池荷花,一时无言,却并不觉得尴尬。

“这荷花开得真好,”苏绾绾轻声感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是啊,”沈清辞点头,“荷花的品性,确实令人敬佩。”

他顿了顿,看向苏绾绾,目光温柔:“苏小姐的品性,倒与这荷花有几分相似。”

苏绾绾的心猛地一跳,脸颊瞬间染上红晕。她不敢直视沈清辞的目光,低下头,轻声道:“太傅又取笑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离婚吧!真当我是傻子啊?

落青峰

雪豹:靠着抢劫打造最强精锐团

教头本尊

凡人修仙:开局看守草药场

一梦成仙

史上最年轻的道门大真人

三寸光

刚成紫袍僵王,清冷校花让我洞房

爱喝奶茶1

修仙从复制开始

虫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