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3章 大局已定,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挺之,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殿内的气氛在王莽与朱博的针锋相对中愈发紧张,仿佛一根紧绷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刘欣眉头微皱,本不想在朝会上大动干戈,等到群臣退下之后,才撤了王莽的职位,今日的言行显然超出了的预料。
刘欣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冷意:“大司马,丞相乃朕亲封,你如此咄咄逼人,莫非是觉得朕用人不当?”
王莽挺直了脊梁:“臣不敢质疑陛下的决策,职责所在,不得不直言进谏!恭皇太后之事,虽为家事,但涉及国体,若处理不当,恐为后世所诟病!恳请陛下三思!”
刘欣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冷冷道:“大司马,你今日之言,未免太过放肆!朕继位以来,勤俭节约,整顿吏治,如此质疑朕的决策,莫非是觉得朕无能?”
王莽反而更加坚定:“陛下,臣不敢质疑陛下的能力,但臣身为臣子,职责所在,不得不直言进谏!若陛下因私废公,臣宁愿以死明志!”
刘欣的怒火终于被彻底点燃,猛然起身,声音如同雷霆:“放肆!王莽今日之言,已是大不敬!来人,宣读太皇太后的诏书!”
宋典手持诏书,快步走上前来:“新都侯大司马王莽,自先皇以来,经营皇家纸坊,私下里放纵下属,贪污腐败,其罪当诛!念其有功于国,从即日起解除一切职务,返回封地,不得有误!”
此诏,大殿内一片哗然,曾经的师徒已然政见不同,分道扬镳。
群臣纷纷走出队列,师丹、何武、傅喜、王嘉、平当等人更是情绪激动,高声呼喊道:“陛下,大司马能力出众,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岂能因一时之失而遣返回封地?望陛下三思啊!”
刘欣冷冷扫视着跪倒在地的群臣,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太皇太后的诏书已下,岂能轻易更改?王莽今日之言,已是大不敬,若不严惩,何以服众?”
王莽站在大殿中央,目光平静,缓缓跪下,声音中带着一丝释然:“臣谢太皇太后恩典,谢陛下隆恩。臣自知今日之言已触怒陛下,但臣无愧于心,愿返回封地。”
刘欣看着王莽,却并未感到一丝轻松,知道王莽今日的言行,早已在群臣心中埋下了种子,挥了挥手,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退朝。”
大殿的门缓缓打开,群臣依次退出,阳光依旧明媚而温暖。
师丹走到王莽身旁,低声说道:“大司马,今日之事,为何如此冲动,非要与陛下针锋相对?”
王莽微微一笑,目光中带着一丝深意:“师公,今日之事,不过是迟早要发生的,若不主动出击,恐怕日后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如今,我虽被免职,但名望仍在,礼法上已占据了上风,日后若有变局,自有回旋余地。”
师丹闻言,心中一震,仿佛明白了什么。叹了口气,拍了拍王莽的肩膀:“大司马,保重。”
王莽点了点头,转身迈步走出大殿。阳光洒在的身上,他知道今日的退场,只不过为日后做准备。
…………………………
敬武公主府。
亭子内,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花香与竹叶的清新。
刘宓端坐于古琴前,十指轻拨,琴声如泉水叮咚,悠扬而深远。
“公主,王莽离开长安已然成为定局。”高公子站在一旁,低声汇报着今日朝会的情况,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
刘宓的琴声渐渐放缓,得意的说道:,等王莽离开之后,咱们就一步一步,将皇家纸坊占为己有,慢慢恢复我们的实力。
高公子点了点头,公主所言极是。
刘宓手指轻轻按在琴弦上,望向远方,虽然大仇已然得报,自己还要更进一步,再次掌握朝中的状况。
她的野心,如同那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