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琳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六十四章 七年,攀金枝,萨琳娜,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除了无处可去的可怜人,还有一些有家有夫有子的人。
看似有依靠,却没有经济来源,依然在最底层痛苦挣扎。
而有了工作后,女子的家庭地位、社会地位,也就会慢慢的提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有钱,就是有底气。
王棉所做的,不只是给了那些女子一份工作,更是给了她们独立、自尊的基础。
“棉娘子”的名号,越传越广,越来越响亮。
这些改变,并不是惊天动地,而是如春雨般润物无声。
王棉总说自己是最失败的穿越女,十几年了,都不曾改变世界。
但,在她不知不觉间,她已经改变了许多。
她或许不是她认定的大女主,她却是许多人崇敬、仰慕的“棉娘子”。
棉花、棉布等,也随着王棉的名声大噪,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推广。
王棉开启的,不只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更有她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
……
“棉娘子”的传奇继续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堂、京城也风起云涌,事件频频。
元贞七年,皇后薨。
元贞八年,圣人亲率大军,远征高句丽,二次东征失败。
元贞九年,上皇驾崩。
虽然上皇移居大明宫多年,早已远离了政治中心,甚至开始被人遗忘。
但,他只要活着,就还有所代表。
直到他驾崩,属于上皇的时代,才彻底宣告结束。
元贞十年,圣人联合新罗,灭百济。
元贞十一年,圣人再度御驾亲征,三次东征高句丽,大胜归来!
元贞十二年,新罗女王亲来京城,与诸多番邦一起,尊圣人为“天可汗”。
“女王?还有女王?”
五年过去了,阿南虚岁七岁,已经入了骊山书院的德音堂。
学习各科课业的同时,身为顶级N代的小贵女,阿南的政治素养也极高。
国公阿耶、公主阿娘,日常闲聊就是朝政大事。
耳濡目染了这些年,阿南对于朝堂、对于天下,都有着非常清晰、深刻的认知。
不过,阿南到底年纪小,对于很多新鲜事物,还是有着孩子的好奇。
“是啊!新罗就是女王当政。”
“其实不只是新罗,扶桑也出了位女天皇!”
王棉作为穿越女,本就有超越时空限制的见闻与见识。
再加上作为顶级勋贵,公主伴读,她自己的、王姮的消息渠道非常多。
王棉绝对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却能知晓天下事。
“还有西南的一些番邦部落,也有女头人、女王!”
王棉倒不是故意宣扬大女子思想,她所说的这些,本就是事实。
穿越这些年,王棉对于后世的种种,开始淡忘。
尤其是她所处的大虞朝,并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王朝。
这就是一个糅杂了好几个朝代的架空大杂烩。
主要的历史节点,似乎能够跟她所熟悉的隋唐对上。
可又有许多偏差。
以至于,随着皇后的薨逝、圣人的老去,王棉禁不住的好奇:
圣人的后宫,是否还会有个武才人?
那位封建王朝两千多年才仅有的、唯一的女皇,在这个时空,是否还会出现?
王棉心里想着,便暗搓搓的派人调查。
这几年,圣人没有立后,每每提及先皇后,亦是会忍不住的痛哭。
但,每年后宫都会有新人。
圣人也会宠信那些年轻的、粉嫩的女子。
只是放眼整个后宫,王棉没有找到姓武的妃嫔,更没有发现任何与武皇有相似之处的女子。
“难道,这个时空没有女皇?”
王棉忍不住的自责:不会吧!这应该不是我这个穿越女引发的蝴蝶效应吧!
啊啊啊,我居然把女皇给弄没了?
想到这些,王棉竟有种莫名的负罪感。
心绪纷杂而混乱,王棉有些时候,也就没有往日的小心、谨慎。
比如在几个孩子面前,提及了京中最新的八卦,便就进京的新罗女王展开了话题。
“阿娘,女子也能当王?”
说话的是三胞胎的阿珊,她是王棉唯一的女儿,也是阿南的嫡长闺。
她同在德音堂读书,虽然比阿南高两届,一对小姊妹,却经常在一起。
除了学习,就是讨论朝政,明明还只是萝莉,却已经有了堪比朝廷官员的敏锐、眼界。
“当然能!女子又不比男子差!”
“就像在咱们骊山书院,每年考核,德音堂的女生,成绩非但不比男生低,反而会有超越!”
王棉穿越多年,一直都遵从大虞的规则,不敢特立独行,只想循规蹈矩。
她甚至感受到自己隐约已经被同化。
但,她始终没有忘了自己的来时路——
她是生长在一个男女平等、自由民主的时代。
为了活命,她不敢在大虞朝出风头、彰显个性。
可她还是想要用自己的能力,改变周围,推动发展。
就算自己做不了女皇,也要告诉学生、儿女们,这个世界很大,世界的规则也很多。
没有人规定,只有男子才能坐上高位。
也没有人规定,女子只能被困在后宅,成为附属。
当然,她也不敢把步子迈得太大,更不想“教坏”孩子。
有些事,悄悄的埋个种子就好,不能太过急切。
王棉很快就转移了话题,让几个孩子继续做功课。
她则找到了王姮。
“新罗女王进京了,楼郎君是不是也一同归来?”
王棉问向王姮。
王姮点点头,“刚收到阿兄的飞鸽传书,他已经在回京的路上。”
王棉望着王姮愈发美丽的容颜,心中默默的算了算,咦,阿玖与小变态成亲,已经七年了呢。
七年,阿玖和小变态这对恩爱夫妻,会不会“痒”?
他们夫妻恩爱,却只有一个女儿,这在封建王朝,就是一个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