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道尊的文宣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1章 对伤兵的安置,烽火淞沪,九色道尊的文宣王,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哲站在一群已经痊愈的伤兵面前,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各位兄弟们,我把你们带到这里,就是希望你们能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
他环视着每一个人的脸庞,看到他们身上的伤口和疲惫,但也看到了他们眼中的期待。
陈哲继续说道:“以后你们就留在这里生活,这里虽然不是你们的家乡,但也能让你们安居乐业。如果有人想要回家,到时候太太会给每个要回家的伤员统一补助 20 个大洋,足够你们路上的花销和回家后的一些生活费用。”
他停顿了一下,让大家有时间思考这个决定。
然后他接着说:“而对于留下来的兄弟们,你们要把这火柴厂搞好。以后还会有其他受伤的弟兄被送来,火柴厂的收益就由你们自己分配。这不仅是一份生计,更是一个让大家共同生活下去的机会。”
陈哲的目光落在了几个年纪稍长的伤员身上,语重心长地说:“战乱期间,寡妇很多,你们可以找媒人介绍,讨个老婆过日子才是最重要的。传宗接代是大事,不能耽误。”
伤员们听了陈哲的话,心中感慨万千。
有人红着眼眶说道:“陈长官,您对我们太好了,我们都听您的,这火柴厂我们一定好好干!”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表示愿意听从陈哲的安排。
陈哲点了点头,对大家的反应感到欣慰。他又补充道:“月玲是个好人,她会帮衬着你们。如果你们有什么难处,尽管跟她说,她会尽力帮助你们的。”
这时,一个断了条胳膊的伤员站了出来,“陈长官,我不回家,我想留在这里,继续为咱们的抗日大业出份力,就算不能上战场,在这火柴厂也能做点事。”
陈哲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样的!大家都有这份心,咱们就一定能把小鬼子赶出去。”
随后,陈哲又仔细叮嘱了赵月玲一些事宜,让她多照顾这些伤残军人。
陈哲在众多伤员中精挑细选,最终选定了两位颇具文化素养的人来担任火柴厂的厂长和副厂长,他们分别是赵天宇和许心华。
陈哲郑重地对赵天宇和许心华嘱咐道:“你们当中有些人还掌握着其他的手艺技能,这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你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技能,比如养殖一些牲畜,种植些蔬菜,编织点竹器,制作一些桌椅板凳等等,并将这些产品拿去贩卖。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能实现多元化的发展。”
接着,陈哲继续强调:“火柴厂每个月除了发放兄弟们的薪水之外,如果还有结余,一定要记得把这些钱换成大洋存起来。这不仅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也是为了将来的发展做准备。”
最后,陈哲特别提醒他们:“我会给你们留下两支毛瑟手枪和二十支步枪,以保障火柴厂的安全。但是,这些枪支绝对不能随意拿出来炫耀或使用,除非遇到真正的危险情况。一定要牢记这一点,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给自己和大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两人纷纷点头,表示理解和接受。
陈哲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道:“土地的事情,我父亲已经帮你们妥善处理好了。等到抗战胜利之后,我们一家人会返回苏州老家。到那个时候,如果火柴厂账上宽裕,可以组织兄弟们结伴回家。至于火柴厂的事情,我们可以再从长计议。”
“不过,你们千万不要傻乎乎地一直待在这里,而不考虑回家的事情。这一点,一定要跟兄弟们讲清楚,现在不回去是因为这仗不知道要打多久,等战争结束了这里就没有留下的意义了,落叶归根,还是要回自己的家乡的,同时也可以写信让家人过来一起躲避战火。”
陈哲的语气诚恳而坚定,他希望对方能够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那位卖机器的老头和他的儿子一同找到了正在安排事务的陈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