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幕间 承重(下)
御霜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7章 幕间 承重(下),明日方舟:我就是要当白兔子的狗,御霜甲,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新元历362年 勒迪尼斯帝国的首都佛伦伦萨。
此时距离加瑟里斯山战役已经一年有余,自从天穹之眼的雷达网络被盟军摧毁之后,勒迪尼斯对于战线上盟军的部队动向便只能依靠无人机侦察、超视距望远镜等物件了。
至于雷达,不是说勒迪尼斯帝国没有这个东西,而是盟军的雷达隐身技术和反雷达武器也是十分发达的,足够与勒迪尼斯的雷达系统做对抗。加上勒迪尼斯因为过去仗着天穹之眼的优势对雷达科研多少有些松懈,所以一时也拿不出能够突破盟军技术的侦察雷达出来。
基于以上原因,现在勒迪尼斯帝国只能选择收缩防线,据守一些重要城市。现如今的勒迪尼斯,就跟约顿堡战役前的盟军一样,国内的许多重要工业城市已经直接受到了盟军兵锋的威胁,基本上若是再输掉一场大规模的会战,就会有亡国之危了。
“后方的仓储已经告急了么···也就是说,我们当下的后勤物资只能支持我们再维持一年半不到的部队规模···若是一年半内我们还没能将入侵的盟军击退并驱赶出去。我们自己的后勤反而会先压垮我们自己,最终导致战线的全面溃败···”
“得想办法集中兵力,主动寻求一场主力会战才行。只是现在天穹之眼系统被摧毁,我们能依靠的情报非常有限,恐怕···只能来一场豪赌了。”
勒迪尼斯国防部的会议室中,德雷克召集了勒迪尼斯军队的所有高级领导人,针对当前的战争形势展开讨论,商议破局的策略。
会议室外,早就入侵了勒迪尼斯国防部安保系统,悄无声息潜入的艾丽丝倒挂在大厅角落黑暗的房梁之上,用自己的超级听觉听了几句会议室内的议论,眼看着要窥探到勒迪尼斯指挥部的绝密军情,她却切断了自己的听觉模块,开始‘闭目养神’起来。
无它,她今天的确是来终结奥因兹大陆的全面战争,进而覆灭勒迪尼斯这个国家的,但却没有想要覆灭这个民族的意思。所以,她也不会允许勒迪尼斯彻底输掉这场战争,进而被未来的奥斯维玛和维罗格尼彻底瓜分吞噬的。
奥斯维玛那边还好,维罗格尼艾丽丝可是看得通透——这个国家比起勒迪尼斯根本好不到哪里去,甚至比有德雷克执政的勒迪尼斯还要‘邪恶’几分,如果真让勒迪尼斯彻底失去了抵抗维罗格尼的军事实力。勒迪尼斯的人民必然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当中。
趁着德雷克等人还在会议室里讨论的时间,艾丽丝轻易地绕过了国防部稀少的巡逻士兵,来到德雷克的私人办公室当中。
相比起当初的加瑟里斯山卫星基地,佛罗伦斯的国防部安保堪称是漏洞百出,艾丽丝轻易就可以潜入其中,甚至当作自己家一样自由行动。
不过考虑佛罗伦萨乃是勒迪尼斯的首都,乃是帝国的心脏所在。且目前是没有直接受到盟军兵锋威胁的,所以安保系统没有加瑟里斯山完善也是情理之中。
“办公室里还放了保险箱?里面是什么重要机密文件么?”
在勒迪尼斯的首都佛罗伦萨,这种充满未来科技气息的城市中居然能见到保险箱之类的东西,艾丽丝的第一反应就是怪异,下意识地以为其中装有勒迪尼斯的国家机密。
仔细探查了一番,艾丽丝便大概摸清了这台保险柜的情况——保险柜的开启需要输入正确的指纹锁和视网膜信息,应该都是德雷克的信息,且保险箱一旦打开,还会给持有者的通讯设备发送信息以做提醒。
视网膜和指纹锁都好办,艾丽丝早就获取到了德雷克的指纹和视网膜。若非拿到了这些信息,一个星期以前,艾丽丝又是如何潜入德雷克的私人宅邸当中,进而掳走了他的妻子和小女儿的呢?
唯独麻烦的是那个提醒信息,需要费艾丽丝一些功夫,找到其向外传输信息的信道,然后加以覆盖,才能避免送出那条信息——她可不想引起德雷克的警惕。而在零信息的条件下搜寻这条信道,对艾丽丝来讲也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
终于,在长达十五分钟的探索之后,艾丽丝终于成功检索到了那条信道,并对其施加了屏蔽手段,将保险箱给打开了。
然而,艾丽丝并没有看到料想中的机密文件的身影,保险柜之中,仅有四五张相片,和一本厚达二十厘米,重约十一公斤的笔记本而已。
“······”
“哈,也是,真要是机密资料的话,怎么可能放在这种保险箱里呢?非要论安全性的话,星宫里那台不联网的超级计算机才是最佳的存储地点。”
“不过,这个笔记本里,记录的又是些什么东西?德雷克能将它锁在自己办公室的保险箱里,至少说明这东西对他还是很重要的。”
带着些许好奇心,艾丽丝翻开了这本厚重的笔记本,草草扫了几页之后,就大致明白了这个笔记本的作用——记录德雷克个人的生平经历,算是类似日记之类的存在。
“不过···如果真是日记,就算德雷克是个快七十岁的老登了,他的日记也不该有这么厚吧···总不能是他天天都要记录自己的详细生活,一写写个三四页出来?那也太离谱了,小说作家都没他这么勤奋。”
带着这个疑惑,艾丽丝看得稍微仔细了一些。
德雷克的这篇‘日记’,开始写的时间都很晚。第一篇记录的时点是德雷克十二岁的时候,故事的内容很惊险——居然是描述了德雷克遭遇的一起绑架勒索案件。
若非这篇‘日记’,艾丽丝都想不到,德雷克的少年,居然还经历过这种惊险的事情。
在德雷克的记录中,这次的绑架勒索,绑匪的首领即便已经拿到了钱财,却依然打算撕票——德雷克毕竟是西蒙斯家族嫡系的独苗,受仇富心理的驱使,他便做出了撕票的决定。
而德雷克之所以能从那件意外中捡回一条性命,则是得到了另一名绑匪的舍命相助——那名绑匪纵然贪图赎金,却也有自己的底线,坚决反对撕票的决定。
然后,这名绑匪为了守住自己的底线,居然以命相搏,带着德雷克逃出了被禁闭的仓库。在最终付出了一条胳膊和下半身截瘫的代价之后,成功救下了少年德雷克的性命。
“皮亚努先生曾经是一名教师,被勒迪尼斯扭曲的社会生态逼上了绝路,最终选择成为劫匪。但他却依然保留着为人的良知,恪守自己的底线。”
这是德雷克在事件最后的一句评语,只是从字迹来看,这句评语的落款时间和故事记录的时间显然不同,大概是少年德雷克的记录,青中年德雷克的评价吧。
之后一些零零杂杂的故事和记录,则多数都与西蒙斯家族有关。艾丽丝过去在看勒迪尼斯历史的时候是看过西蒙斯家族的发展史。德雷克书中的记载,也和她的了解隐隐相合。
德雷克父亲年轻的时候,其父亲——也就是德雷克的祖父在战争负伤而过世较早,导致家族嫡系力量大幅度削减,所以继承家业之后根本无法压制家族的其他分支,度过了一段极为艰难的时光。
剧情算是很熟悉···无非就是分支开始欺凌嫡系,抢夺权力,甚至开始打世袭爵位的主意。
随后,德雷克的父亲以放弃嫡系的绝大多数产业为代价,带着一笔启动资金和公爵之位‘出走’,经历一番辛苦之后,成功开创了西蒙斯家族的‘商业帝国’。虽重建了家族嫡系的荣光,却也因为这段出走的经历和旁支交恶,所以在德雷克少年青年时期,经常会遭遇两边的冲突事件,因此对家族极为厌烦。
只是,尽管知道德雷克对旁系亲属不感冒,但看了这本‘日记’之后,艾丽丝还是刷新了自己的认知——日记之中,德雷克几乎是极尽粗鄙之语,责骂这些亲属的自私和愚蠢,和她印象中运筹帷幄,温文尔雅的‘国家栋梁’形象差之甚远。
家族故事之外,也夹杂了一些温馨小故事——德雷克的父亲在勒迪尼斯的许多城市都建立了慈善机构,佛罗伦萨就有数家,所以德雷克会经常随其父去其中的几所孤儿院探望那些儿童,陪对方玩耍什么的,算是日记中少有的惬意时光。
之后,就是德雷克从军校毕业,正式开始参军的过程了。
翻过长长的篇章,艾丽丝也是见识到了青年时期德雷克意气风发的一面——大大小小十几场平叛战役,在德雷克的优秀指挥下几乎都是平推取胜,军功加持之下,德雷克的晋升之路也是平步青云,不过四年的时间,就从一名中尉晋升成为了勒迪尼斯的军队大校。
当然,其中也带有一些德雷克平叛过程中的见闻。多是描述叛乱影响地区的平民和叛军的状况和来历,还夹杂着德雷克愤怒和同情兼而有之的复杂情绪。
在日记当中,他理解有些叛军因生计选择反叛的行为,也知道勒迪尼斯的国家大政和社会风气烂到了什么程度,但却无法原谅这些人对叛乱区内其他平民的掠夺和裹挟等行径。所以基本每一场平叛战役,他都会对反叛的盗匪予以坚决且无情的绞杀,根本不会给对方任何投降的机会。
一路阅读下去,数着时间——此时德雷克已经参军四年有余了,按照艾丽丝的记忆,德雷克似乎就是这个时间,患上了战后创伤应激的心理疾病,然后从军队退役,在家中修养了几年的时间。
‘原来如此···中尉时期最开始的军队老伙计们在平叛的战役中逐渐凋亡殆尽。经历了这种事情,当事人要么是变得越发冷漠,视士卒生命为无物,要么就是无法承受,进而产生自闭之类的创伤应激症状,这样看起来,德雷克显然是后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