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德胜
完全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0章 德胜,我居然成了资本家,完全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巧了!我正想祝贺贵司的这一大手笔呢——”田毅突然抬高声调,话锋一转,“捐建木工学校,又联合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登报宣传,这公益组合拳打得可真是漂亮!”话筒里传来杯碟轻轻碰撞的清脆声响,显然,聂圣哲的呼吸滞了半拍。
一个固定资产刚过两亿的企业总监,如果背后不是美国联邦德胜公司,而美国联邦德胜公司又不是靠着美国国际开发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简称 USAId)撑腰,先不说田毅会不会搭理他,恐怕就连业务部总监王强都不会轻易接他的电话,能接都算是给他面子了。
聂圣哲的笑声听起来有些发紧:“田总消息真是灵通,下周才正式开发布会呢……”
田毅将钢笔“啪”地一声重重敲在文件上,毫不客气地说道:“苏州工业园土地溢价三倍,聂总监用公益手段换取政策红利,这手段可比直接行贿高明得多啊!要不是最近实在太忙,我还真想亲自去学习学习。”
聂圣哲这一招,用外资全资子公司德胜进行捐赠,自己又担任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不但能帮外资树立良好的民生形象,自己也从中捞取好处,只不过做得太过明显,一看就是个先锋排头兵。
聂圣哲语速明显加快,试图辩解:“德胜一直信奉‘诚实勤劳’的理念,所有项目都经得起审计——”
田毅直接截断他的话头:“当然!贵司去年亏损 1000 万,全靠美国方面输血才得以维持。只是我很好奇……聂总监逼工人背诵《守则》还要扣工资的时候,念的是哪本‘圣经’呢?”
电话那头陷入了死寂,足足三秒。田毅在脑海中调动系统,快速浏览着德胜工人的匿名举报信:“螺丝必须拧成十字?马桶清洁要经过六道工序?聂总监这是把中国工人当成日本流水线机器人来训练呢?”
“那叫工匠精神……”聂圣哲不死心,再次搬出“工匠精神”的说辞。然而,这种商业化包装下的“伪匠心”,其真实目的不过是迎合市场对“匠人”的盲目追捧,将产品贴上“手工制作”“传统工艺”的标签,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却简化核心工序。比如说一些量产的日用品,像陶瓷杯、文具之类,宣称是“匠人设计”,可实际上仅仅是在外观添加了一些传统纹样,内在工艺依旧采用流水线标准化生产,完全缺乏对材料、工序的深度打磨。其本质不过是营销层面的“匠心包装”,根本不是真正的工匠技艺传承。仔细想想,如果真要靠所谓的“匠心”生存,又怎么可能实现大规模量产呢。
还有日本媒体高频传播“匠人故事”,像“寿司之神”“天妇罗职人”等等,导致社会大众将“长时间从事某一职业”简单等同于“工匠精神”,却忽略了“持续创新与技艺突破”才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实际上,那些所谓的“匠人”不过是在重复标准化操作,只是把职业身份进行了“标签化”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