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二百八十六章 思想的碰撞
完全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地二百八十六章 思想的碰撞,我居然成了资本家,完全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平山顶的霍宅书房内,檀香袅袅,与中药的苦涩气息交织弥漫。72岁高龄的霍英东,身形略显佝偻,裹着一条羊绒毯,枯瘦如柴的手指轻轻划过《南洋商报》的头版。头版上,正是田毅在台北101大厦搂着吕燕腰肢的偷拍照。窗外,暴雨如注,密集地敲打着玻璃,仿佛要将这世界的喧嚣强行灌入房中。突然,霍英东剧烈地咳嗽起来,他赶忙用雪白的手帕捂住嘴,待手帕移开,上面已然绽开了一朵刺目惊心的血梅。
“霍老,田先生快到了。”管家轻声在一旁通报。
此时,田毅的劳斯莱斯缓缓驶入山顶道,后视镜里清晰地映照着八个保镖的防弹车队,排场十足。田毅坐在车内,整理着身上高定服装,尽管他极力修饰,却依旧残留着里那股攻击性的血腥气。
管家轻轻推开那扇历经百年岁月的酸枝木门,田毅踏入书房,满墙泛黄的照片瞬间撞入他的眼帘。其中一张照片里,1951年的破旧货轮上,年轻的霍英东扛着药品箱,坚毅的面庞在港英水警的探照灯下显得愈发英气,背后则是波涛汹涌的海面。
田毅穿着鳄鱼皮鞋,缓缓踏过那有着百年历史的花梨木地板。他不经意间瞥了眼睛盯在了紫檀博古架上的1951年朝鲜战场运药清单上。“田生好大的排场。”轮椅上的老人轻声轻笑,那枯瘦的手指转而划过《大公报》的头条——《陆资三日狂揽六亿美金》。窗外,维港货轮的鸣笛声隐隐传来,田毅赶忙躬身行礼:“晚辈特来拜见霍公……”
不管此次邀请背后有着怎样的深意,田毅的态度必须摆得端正。此时,紫砂壶中倾泻而出的普洱,升腾起一片氤氲雾气,两道锐利的目光在这蒸汽之中悄然交锋。田毅直接展开了南沙蓝图。霍英东则将一杯铁观音轻轻推过案几,缓缓开口道:“你刚用飓风赚了46亿?【美元换算】”说着,将青瓷杯底压在了田毅展开的南沙开发蓝图之上。他的指尖轻轻敲击着一张灾民照片,语气凝重地说道:“卡特里娜这场灾难,死了1836人。这种钱,烫手啊。”
田毅腕间的百达翡丽在吊灯的光晕下折射出璀璨光芒,他微微挑眉:“您建广州白天鹅宾馆时,拆迁队不也推平过渔村?”说着,他翻出手机里老挝赌场的资金流水,“您瞧瞧这一串零,足够买下您当年所有的砂船了。”
霍英东听闻此言,突然咳嗽起来,剧烈的咳嗽震得轮椅都微微发颤。“1952年,我冒着生命危险运盘尼西林去朝鲜,每支药不过在成本上加了两分船费,可就因为这样,十四K的人竟泼汽油烧了我三艘船!那是英国人想要我的命啊,但后来……”霍英东缓缓解开衬衫,露出心口那道如狰狞蜈蚣般的弹痕,“张子强都不敢动我!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爱国商人的血,滚烫得连黑帮都为之手抖!”说完,他轻轻拍着田毅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呢,为了所谓的风险对冲,不惜洗白赌场的钱……”
田毅的目光越过老人,落在他背后满墙的荣誉证书上。在暮色的映衬下,这些证书仿佛泛着血光:抗美援朝物资输送证明、白天鹅宾馆奠基铲的照片、奥申委金质勋章……
“赚钱,不寒碜,我只有一条命,这些勋章我不敢像霍公您那样用命去换。而且我这次赚到钱,足够修十条跨境大桥……”田毅突然嗤笑了一声。
暴雨渐渐停歇,霍英东缓缓掀开地毯的暗格,一本褪色的南洋华侨抗战捐款册出现在眼前,里面夹着一张1978年邓xx亲笔批条。“知道我为什么给你看这个吗?”他说着,忍不住咳了起来,一丝血丝溅落在“改革开放”四字之上。
“要给我政治护身符?”田毅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是给你照妖镜!”老人猛地一拍桌案,声色俱厉,“你现在要学会共担国运!”
田毅打开鳄鱼皮钱包,不以为然地说道:“您用身体去挡子弹,我在纽约交易所用算法操作原油。”说着,他调出2004年一路狂奔私募基金的内部邮件,“用外国人的钱去对付外国人,难道不是更聪明的做法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