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找美军基地庇护
完全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1章 找美军基地庇护,我居然成了资本家,完全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时间飞逝,就在短短几小时前,在代号为“铁砧”的饱和打击,犹如天神在盛怒之下的猛烈惩戒。精确制导火箭弹与迫击炮弹如暴雨般倾盆而下,瞬间将简易工事与藏身其中的洞穴无情撕裂。爆炸所产生的熊熊火光,将黎明前如墨的黑暗染成了一片诡异的橘红色。整个目标区域在这场毁灭性的打击下,被清理得干净利落,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
“确认‘铁锚’(被扣货轮代号)安全,此刻无人看守,目标区域生命信号已彻底消失。”耳麦里传来突击队长“孙洋”略带嘶哑的汇报声,背景音中伴随着引擎持续的低沉吼声,“我们正在登船检查,准备接收。”
“好。清理工作务必做到位,不能留下任何隐患。”田毅的声音沉稳平静,听不出丝毫情绪波动。
此时,他的手指在数台已然打开的笔记本电脑键盘上如飞般舞动,屏幕上的数据流如同瀑布一般汹涌冲刷,让人眼花缭乱。
“‘礼物’都已经准备妥当并打包好了吗?”张建踱步走了过来,他高大的身影笼罩着工作台。孙洋身旁那位代号为“键盘”的程序员头也不抬,语速极快地说道:“正在上传boss发来的最后片段。音频部分是截取的法国外籍兵团加密频道通讯碎片,在此基础上混合了现场采集到的俄制AKm突击步枪和RpG - 7火箭筒的声纹特征,并且做了精细的降噪处理以及模拟战场混响效果。视频碎片则是从黑市购得的法国‘凯撒’自行火炮和俄制‘冰雹’火箭炮的旧演习录像,对其进行了时间戳篡改、分辨率劣化以及电磁干扰模拟等操作,随后巧妙地植入到几个‘恰好’能拍到炮口焰的民用卫星过顶数据流之中。痕迹数据方面……主要是刻意留下的几发7.62x39mm弹壳,序列号已被锉掉,但弹体特征明显指向俄系,还有一块法国制式单兵口粮的包装残片,经过激光烧灼处理后,埋在了爆心点边缘的瓦砾之下,确保能够轻易被发现。”说完,他果断地敲下回车键,“所有‘证据’已通过三个跳板匿名服务器,顺利注入到几个活跃的雇佣兵情报交易暗网以及非洲之角冲突观察组织的‘匿名爆料’渠道之中。整个路径做了精心混淆,刻意指向东欧和北非的几个信息掮客。”
“很好。”孙洋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丝冰冷的弧度,“那就撤退吧,让法俄的朋友们,好好享用这份精心准备的‘惊喜’。”
在吉布提莱蒙尼尔军营,美军非洲之角联合特遣队司令部内,詹姆斯·哈罗德少将正紧盯着眼前的情报简报,他的眉头紧紧拧成了一个疙瘩。这份简报来自多个所谓“可靠”的独立信源,然而其核心内容却指向了一个令人深感不安的结论:就在一天前,索马里外海发生的那场摧毁扣押货轮武装分子的致命打击行动,手法极为专业,火力异常强大,而且所有间接证据——从声纹、弹壳,到口粮包装、卫星碎片等,都诡谲地交织着法兰西和俄罗斯的印记。尤其是那份被“匿名者”泄露出来的音频片段,带有明显的法军加密特征,尽管有所破碎,但“目标清除”、“火力覆盖”等关键词句却清晰可辨。
这一切在哈罗德看来,实在是不合逻辑。法俄两国联手,在非洲之角这个地方搞出这么大的动静,而针对的竟然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反政府武装据点?哈罗德本能地觉得此事荒谬至极。但这份情报的细节又太过“完美”,完美到仿佛是一个精心设计、天衣无缝的陷阱。他烦躁地揉了揉眉心,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桌上的另一份报告——报告内容是关于法国本土正愈演愈烈的骚乱,以及法国政府内部某些派别正试图推动一项针对“犹太资本过度影响”的所谓“审查法案”。报告末尾,还用红笔特别标注着来自华盛顿的批注:“昂撒集团高度关注,视为对共同价值观的挑衅。”
“昂撒集团”——这个代表着美国深层权力架构中盎格鲁 - 撒克逊核心资本利益的影子联盟,此刻正因法国出现的“犹太限制”苗头而愤怒不已。而哈罗德作为这个集团在非洲之角的重要代言人,毅也知道此事的敏感性以及背后所蕴含的巨大压力。
就在这时,桌上的加密卫星电话突然响起了独特的蜂鸣声。哈罗德看了一眼号码,眼神微微一凝,随后接通了电话。
“将军,希望没有打扰到您清晨的宁静。”电话那头传来田毅温和的声音,背景音里还夹杂着轻微的维多利亚海浪声。
“田先生。”哈罗德的声音低沉而浑厚,“这时机总是如此凑巧。我此刻正看着一些……关于你家门口那场‘烟火秀’的有趣报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