豊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9章 心结,四猎图,豊禾,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珩王如闻惊雷,一连问了两遍,来送消息的是神策营副将、孟湘文的兄长孟东霖,他满面尘灰,形容狼狈,跪地抱拳道:“殿下,此事千真万确,襄国公统领骁骑营,又提前策反了宫中禁军,并大肆宣扬陛下假意放殿下出宫,实际上已派人将殿下暗杀。襄国公说陛下遭奸人蒙蔽,要清君侧,如今已全面接管京中布防,还下令关闭城门。尉将军派属下来给殿下报信,为今之计,还请殿下速速回京,如此襄国公的阴谋就会败露,京城危局顷刻可解!”
青城道:“这是肃王的阴谋,他联合襄国公共同起事,就是让殿下分身乏术,顾此失彼,无论是京城还是云中,只要其中一方生了乱局,都可能引发朝堂震动。”
孟东霖顿时吓出一身冷汗,脱口道:“那如何是好?”
“自然是先回京城救驾!”青城说着,转向珩王,“殿下,让我去云中应对肃王吧?”
“云中骑既受肃王蒙蔽,只怕不会轻易相信你。”
“是啊,”严蒙道,“郡主口出无凭,事到如今,即便王爷写书信也行不通,肃王完全可以说是其他人模仿的,至于信物什么的,就更行不通了。”
青城道:“拓跋堃和阮甄在我手中,无论云中骑信不信,我只要想办法拖住他们不出云中便可,殿下,事态紧急,别再犹豫了。”
珩王蹙额,忧形于色,却不得不承认,这是当下最好的办法了,他道:“好,我让武宁卫随你去云中。”
“不必,”青城用只有两人才能听清的声音道,“殿下忘了,悉渠还有禄奇麾下的龙甲军。再说我若是带那么多人前往云中,反倒引起肃王的警觉,我带着邯平和禄奇前往便好。至于兄长,就随殿下一起回京。”
珩王怔了片刻,反应过来她口中的兄长是指沈曜,点了点头,道:“我会带沈曜回京,不过至少要留下邯平手下的武宁卫随你一道,毕竟还有拓跋堃和阮甄需要人手押送。”
青城没再拒绝,答应下来。
珩王写了几封手令交给青城,让她关键时刻可以凭手令调遣除云中城之外的其他六镇守将。
两方人马就此作别,各自向着目的地行进,渐行渐远。
青城抵达朔州后,在酒肆打尖亦或是在茶摊歇脚时,已能听到有人在讨论珩王的“死讯”,越往北走,讨论的声势越浩大,待到朔州北部与云中地界接壤的安丰县时,已是物议沸然,百姓们对珩王的“过世”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慨和悲痛,很多人对肃王意欲带云中骑入京声讨一事表示支持,称赞肃王“公允仁义”,同时对朝廷深恶痛疾,甚至有人开始公开咒骂魏帝。
珩王在得知青城平安后,已向京中发去急报,魏帝正式公开已找到传国玉玺和传位诏书一事,并澄清白狼山发现的诏书以及近日广为流传的两则流言皆是乱党所为,京中长达数月的流言蜚语很快平息,责令各州遏制谣言的圣旨也先后发出。但此处是北境,地广人稀,消息传递极慢,州县府衙懒政惯了,往往从收到旨意到传遍整个州县要花月余的时间,因此百姓们更习惯从云中城打探消息。
珩王驻守云中城以来,北境未被战火波及,百姓安居乐业,加之珩王人品贵重,对于北境的军民而言,比起远在京城高高在上且素未谋面的皇帝,为他们解决疾苦护他们平安的珩王更值得尊敬爱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