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到底是胆大包天,还是另有依仗?
风一样的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2章 到底是胆大包天,还是另有依仗?,重生73:怒怼吸血亲戚,坐拥空间吃香喝辣,风一样的辉,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大庆边吃饭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向黑老板打听。
黑老板的正经买卖是信息中介。
为了让消息来得又快又准,他不得不在各行各业都布下眼线,哪怕只是看着毫无关联的边角行业,也得插上一脚。
黑市这块,自然更不可能放过,甚至比他的主业还上心几分。
当然,外人是不知道这些的。他表面上不过是个开书店的小老板,戴副眼镜,斯斯文文,说话轻声细语,平时招呼客人慢条斯理,看上去再普通不过。
当王大庆提问时,他第一反应是摇头:“老徐那边……”
“有一手的最好,没有的话我要德制的,美制的也能将就。”王大庆自顾自打断了他的话。
这个年代,全球的工业制品当中,以德国产的最为扎实耐用,是质量的代名词,美国产的相对也还不错。
“费用咱们平摊。”黑老板边说边用筷子在桌上虚空画圈。
这话表面上云淡风轻,实际上是在表达:我查你背景你不老实,咱们两清。
王大庆却装作没听懂的样子,低头夹菜。
他要真接这话茬,黑老板怕是真的会不脸红心不跳地要他掏钱。
刚才这桌饭他们点了十几道菜,菜品不是为了吃饱,而是专挑贵的来,一顿下来哪怕平摊也得几十块,王大庆一分都不想给。
见他不接招,黑老板眯起眼,缓声道:“要不给你介绍个地方?”
意思很明显:要么你出这顿饭的一半,要么我给你带条路,两者任选其一。
王大庆当然是选后者。
黑老板对自己手下收集的信息也起了怀疑,王大庆小气归小气,可是这种几十块钱都舍不得花的表现,怎么看都和“慷慨仗义”不搭边。
再结合这几次接触,对方表面看着文质彬彬,实则城府极深、行事老辣,分明就是个阴险毒辣的角色,哪怕是街头碰瓷他都信。
一顿饭下来,两个大人各怀心思,只有马国宝吃得开心满足,连汤都不剩。
饭后王大庆临走时,顺手将那本盗版印刷的《鬼门十三针》也卷走了。
等他离开有一阵子了,黑老板才猛地回过神来,拍着大腿跳脚骂街,但已为时已晚。
下午四点多,他们抵达了黑老板介绍的地点——隆岗公社。
隆岗地处县城北侧五里地,本是老富锦县的旧城核心。由于地势低洼,年年闹水患,建国初期县政府才将县城迁往更高地势另建新址,隆岗也因此降格为公社。
可由于历史遗留,这里仍保留着县级单位的配置和布局。
南北、东西各三条主街交叉贯通,俯瞰之下宛如棋盘,格局规整有序。
其中,东三街与北一街交叉处形成一个三角形地带,那一片便是富锦县最早的居民聚集区。
建这批房子的,有八成以上是早年间从关外迁移而来的移民,手法多样,风格各异,巷子错综复杂、胡同七拐八绕,布局极其杂乱。
如果不是在这住过十年以上的本地人,初来乍到很可能连出去的路都找不到。
哪怕王大庆两世为人,若不是听黑老板亲口说出,他都不知道这个时间段,这片区域居然藏着全县最大的黑市。
他们先把牛车寄放在供销社后院,然后步行深入。
眼下刚入五月,距离立夏不过还有一周,太阳下山要到五点以后,眼下还不到傍晚。
可一旦进入这些密布小巷的老街区,光线立马暗下来,仿佛提前进入夜晚。
“不是说不着急买大件吗?”马国宝有些心虚,小心拉住王大庆衣角,压低声音问。
“都来了。”王大庆左右看了看,低声回道。
再过些年才是改革开放,现在这点时间张红梅她们还得在他家住上至少三年半。
这么算下来,吃穿用度都要备足,缝纫机、收音机、自行车这类大件有机会就得提前搞到手。
供销社一来价格贵,二来供不应求还要排队,张清又铁面无情不给方便,黑市反而成了最合适的选择。
他们来回穿了几条巷子,一个人影都没瞧见。
王大庆心头微沉,迅速做出判断,让马国宝原路折返,去供销社打听缝纫机等物资票的流通情况,自己则独自深入。
他两步跨上围墙,爬上屋顶,借高处观察方向,侧耳聆听四周动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