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蛋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6章 二堂嫂,穿越之过好小日子,可怜蛋蛋,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氏接过鞋,夸了句:“我看着这针线阵脚密,线拉的紧,用的也是定好的青布,配了这鞋垫,用心了。”
辛氏这才放下一口气,接着见过大房的一家人,看着大嫂肚子,还有些羡慕,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明年添个孩子。
见过四房的叔婶,王老四何氏也不厚此薄彼,给的是一样的一对镯子,辛氏也送上自己的针线,两个妹妹送的是一样的荷包,只是见两人挂的荷包都精致,难免觉得有些拿不出手。
何氏见着了,了然:“阳实媳妇,我家小莉这手艺,不是我夸大,那是在镇上都是顶好的,学了好几年呢,以后有时间来四婶家,你们姑嫂也交流交流。”
辛氏之前也听自家男人说了,这四叔四婶家如今的光景,是老王家过的最好的,如今住在府城,家里有下人伺候,这见了人,心下也有了计较,看来四叔家真不一般,就这周身的气派,就不是自家能学得来的。
这认亲自然是顺利,王小茉还挺佩服二伯的眼光,这个二堂嫂眼见着是个明白人,而且行事大方,看这些日子上对长辈下对弟妹,都说得上是好,就是张氏不满意,别人也不知道,这一大家子也不曾发觉,而且说出去也是张氏不对,嫉妒儿媳妇比自己人缘好,可不是什么好话。
辛氏嫁过来几日,有些明白家里的情况,大概是家里公公做主,婆婆不知道为什么,只照顾小叔子就可以,日常家中事务,公公直接交给自己做,辛氏自然是愿意的,原来在家也是料理这些事物,嫁到婆家直接接管家务,这对于儿媳妇来讲是好事。
比如说家中饮食,自己想吃什么就可以做,就不用像新媳妇脸皮薄不好开口,当然家中现在这情况,吃的也比娘家好,没有什么不满足的,再就是小叔子年纪小体弱,要吃好的,辛氏觉得这是应该的,毕竟公爹赚钱,家里不是穷苦人家,小叔子看起来也是个聪明的,以后要是走读书的路子,要是考上功名,那自家可就是发达了,所以并无不满。
辛氏每日都会问候婆婆,以及今日饮食,张氏原来还有些不满意,现下也有些不生气了,这媳妇看着也算是好的,自己言语上挑刺几句也不吭声,第二日依旧来问安,算是个懂礼的。
这日子就是将就着过了,总体来讲,辛氏还是比较庆幸,王老二一家都是讲道理,婆婆就是不讲理,也是在可忍范围内的,自古以来婆媳关系就没几个真正好的,再说了婆婆没磋磨自己,看公爹和夫婿的性子,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这要是明年再生一个孩子,最好是儿子,那在这个家就立住了,女儿也好,开花结果,就是女儿就不能教的想自己这么能干,虽说得了好名声,但是也劳累些,夫家条件好,好好宠到大,再挑个好人家一生圆满了。
王阳实(原王夏至)发现媳妇偷偷的乐:“你笑什么?”
辛氏回过神还以为自己把心里话说出来了,看夫君这样应该不是,就回了:“就是觉得家里生活真好。”
这话不假,原来辛家因为家里老弱病残,自己这个长女自然是做的多些,家里田里的活计,辛氏都一把抓,辛氏也是个要强的,要不然也不能留下这好名声。
“你在家好好养着,以后都是好日子,就是家里得你看顾些,娘···”
王阳实沉默一下:“就是娘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你也别在意,我知道你是什么人肯定相信你的话。”
辛氏有些感动,毕竟自己嫁过来时间短,王阳实能这样说,是把自己当做一家人了:“夫君放心,家里我会看顾好的,再说了娘挺好的。”
辛氏是打心眼里觉得张氏这样的算是好的了,毕竟原来村子里那婆婆对儿媳不好的,自己见的多了,就是少给吃点饭,赶着干活的多的是。
自己在家里出什么没人管,王阳实之前也把私房钱给辛氏管着,初时还有些惶恐,毕竟没见过这些银子,有三十多两银子,王阳实说是好些年做生意,公爹给的零用,自己没花多少都攒下了,现下成家了,就交给辛氏管着。
“还有就是家里小弟身体不好,你每日多做上点好吃的,咱们大人吃差点行,小弟还是吃细粮的好。”
“我看小弟是个聪明的,以后送他去念书。”
“还是娘子大度,爹是这么打算的,小幺这身子以后干不了重活,读书识字以后不求考个功名,当个账房先生什么的,轻巧些的活计能养活自己就成了。”
“夏生怎么跟着四叔四婶?”
“夏生,哎,这孩子那几年没人管,一点活计也不愿意做,在这么下去爹怕他活不起,这不是才托了四叔在府城找个铺子当学徒,也算是给他找个营生。”
“那四叔四婶可真是好。”
“可不是,你别看四叔四婶现在家业大,对咱们老宅的家人好着呢,就是见的少了,要不然四叔家里的两个妹妹你一定喜欢,夏荷之前跟着堂妹学了不少刺绣手艺,平时你可以跟夏荷学学,以后要是咱们有女儿,传给女儿,也算是一门手艺。”
辛氏听着这话有些害羞:“你怎么就知道有女儿?”
王阳实憨憨回答:“咱们以后肯定是儿女双全的。”
“不害臊。”
两人经过这一番谈话,感情越发好了,王老二也满意,儿子儿媳感情好,张氏虽见不得,但是这个儿子不听话,多是注意力就放到小儿子身上了想着以后小儿子听话就行了,不指望大儿子,至于被忽略的二儿子夏生,就没指望过他。
王小茉又参加一行婚宴,感受不同,跟村里的朋友如今话是越来越少了,主要是聊不到一起了,多数时候王小茉是沉默的,觉得女孩子一生真可怜,儿时在家听父母的,出嫁了听夫君的,老了听儿子孙子的,就是现代社会,何尝不是。
这个话题好像是古往今来都一样的,年纪大一点,家里就开始催催催,就好像不结婚不生孩子就是一个罪人一样,年纪大了可能吃人家大米了,不领情就是你不识好歹,没结婚就是你没本事。
其实活着就够心烦了,生活的意义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活着,生活的烟火气和温情难的可贵,很少感受到,尤其是原生家庭有问题的时候,那就是一辈子的伤害,我选择不了出生,但我可以给我的孩子做一个选择,不自私的带他或她来到这个世界 ,或者做好准备迎接这个小可爱,就是最好的礼物。
当身边的人慢慢走进家庭,幼崽或可爱或烦人,都是一种选择,我享受当下的快乐,当哪天可能就想明白,也就走进那个围城。
这两段是有感而发,实在是被家里催婚的心烦,告诉自己恪守本心,自由如风,无畏去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