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立储提议,朝堂震动
彭化食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3章 立储提议,朝堂震动,我在大明后宫和马皇后争宠,彭化食品,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应对“暗影盟”和蒙古部落危机的同时,李萱心中又打起了另一个主意,她想把朱棣推上太子之位。她觉得朱棣智勇双全,有勇有谋,若能成为太子,将来定能带领大明走向繁荣,而且这或许也能成为她在这复杂局势中的一张王牌。
这天早朝,众大臣参拜完毕后,李萱站出来,清了清嗓子说道:“陛下,各位大人,如今局势复杂,内有‘暗影盟’作祟,外有蒙古部落虎视眈眈。太子之位关乎国家未来,臣妾以为,朱棣王爷英勇善战,谋略过人,对国家忠心耿耿,可堪太子之位,望陛下三思。”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这皇后娘娘怎么突然提出此议?太子之位,岂能如此轻易更改。”
“是啊,朱标太子向来仁厚,并无过错,怎能随意废立。”
朱标站在一旁,脸色有些难看,但他还是强忍着没有发作。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眉头紧皱,他没想到李萱会突然提出这样的提议。“皇后,太子之位乃国之根本,不可儿戏。朱标太子一直勤勉有加,并无失德之处,你为何突然有此想法?”
李萱心中早有准备,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臣妾深知朱标太子仁厚善良,但当下局势危急,需要一位更具决断力和军事才能的储君。朱棣王爷在应对蒙古部落的战事中,表现出色,若他能成为太子,定能更好地带领大明度过难关。”
这时,一位老臣站出来,拱手说道:“陛下,皇后娘娘,废立太子乃国之大事,需谨慎对待。朱标太子深得民心,且一直按照储君的标准培养,并无过错。若贸然废立,恐引起朝局动荡,还望陛下三思啊。”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请陛下三思!”
李萱看着众大臣反对,心中有些着急,但她知道不能冲动。“各位大人,本宫并非无端提议。当下大明面临内忧外患,需要一位能征善战、果敢决断的太子。朱棣王爷多次在战场上立下战功,对局势的判断也十分准确,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然而,大臣们依旧不买账,朝堂上反对声一片。李萱心中明白,想要说服这些大臣绝非易事,但她又不甘心放弃。不知该如何改变大臣们的想法,又该如何应对这激烈的反对声浪,一切都让她感到有些棘手,仿佛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困境。
第 xx 章:据理力争,僵持不下
面对大臣们的强烈反对,李萱没有退缩,她决定据理力争。
“各位大人,本宫理解你们对太子之位的重视,也明白废立之事的重大。但请大家看看当下的局势,蒙古部落随时可能发动大规模进攻,‘暗影盟’又在暗中捣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一位能带领大明应对危机的储君。朱棣王爷不仅在军事上有卓越才能,而且心思缜密,有治国理政的智慧。”李萱言辞恳切,试图说服大臣们。
一位年轻的大臣站出来反驳道:“皇后娘娘,话虽如此,但废立太子关乎国本,不能仅仅因为当下局势就轻易改变。朱标太子一直以来礼贤下士,广纳谏言,在朝堂和民间都有极高的威望。随意废立,恐寒了天下人的心。”
李萱心中无奈,但仍坚持说道:“这位大人,本宫并非要否定朱标太子的功绩和品德。只是时移世易,当下大明需要的不仅仅是仁德,更需要有勇有谋、能应对复杂局势的领导者。朱棣王爷多次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他才是最适合带领大明走向未来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