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试镜上
黑白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2章 试镜上,选秀逆袭从祭天剧本成为C位出道,黑白瓷,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一幕被辛遇看在眼里,他顿时有些不是滋味。
怎么回国之后,处处在顾胤这里受挫,原本以为自己稳拿的角色,没想到顾胤也是个关系户,那自己想要拿下这个角色还能有戏吗?他要不要联系吴总问问?
但还没等他想完,邱导的助理就过来通知他们准备试镜了。
另一边,邱导所在的会议室里,九个人也已经进来了。
也就是说,加上邱狄本人,这次面试一共有十一个人参与,这在商业大片的选角面试中也算是常规操作了。
这11人中,除了他的助理,其他都算是评估团里的,都有着其他的分工。
评审团分工是导演、制片人、监制为核心的决策层,他们掌握着最终的决定权;还有编剧、美术指导、摄影指导以及特效总监组成的技术评估团,主要是从专业技术的角度对候选人进行评估。
而剩下的三个则是资方代表,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对所有候选人进行票房预测评估。
“行啦,开始试镜吧。”邱狄开口说道。
坐在最外侧的助理听到后,站起身来,开始喊人。
第一个进来的是秦兴。
秦兴就像是“沧桑”这个词的完美写照,他的五官偏向柔和,眼神中也充满破碎感。
他之前在古装领域人气很高,是从电视圈成功转型到电影圈的典型代表。
唯一让人感到有些遗憾的是,虽然他的演技得到了认可,但个人特色在转型过程中被逐渐弱化了。
柳渊的情况其实和秦兴类似,不过他是一直在电影圈发展的。
他以眼神戏着称,饰演的角色多半是深沉内敛的人物。近年来,他在文艺片领域更为活跃,演技也是受认可的,但票房可想而知。
这也正是投资方更倾向于选择流量明星的原因所在,秦兴和柳渊并不是演技不行,只是缺乏抗票房的能力,投资商为了降低风险,想要直接规避这类演员。
秦兴一进来,直接礼貌地弯腰打招呼:“各位老师好!”
众人都上下打量了一番秦兴,然后轻轻点了点头,算是给予了回应。
邱狄从手边拿起一份文件,向前递了过去,说道:“这是你的剧本,给你三分钟准备时间。”
说着,他又伸手指向刚刚去开门的助理,介绍道:“这是我的助理,一会儿她来和你对戏。”
秦兴接过剧本,迅速地扫了一眼,很快就心中有数了。
这段戏是知青联欢会上手风琴演奏时的场景,要求他饰演的胡八一望向丁思甜的眼神既要饱含少年人的爱慕,又要带有革命同志之间的赤诚。
秦兴低头思索了一会,就表示可以开始了。
秦兴在演技方面很稳健,尤其是对于这种眼神戏份更是驾轻就熟,他的发挥整体表现还算可圈可点。
表演结束后,邱狄又递给他第二份文件,平静地说道:“这个你再准备一下。”
这次的剧情是一个街头逃亡的片段。
紧接着,邱狄又拿出第三份,上面只有一句话:“手持罗盘念诵‘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
看似简单的台词,却蕴含着特定的情境和角色情感,有时候没有要求就是最高的要求。
这次面试安排了三个时间段的不同形象表演,这实际上是一个暗藏玄机的陷阱,考验的不止是片段上的内容,而是全方位来考察演员的演技、应变能力和对不同阶段的理解与塑造能力。
大约20分钟后,第一个试镜的秦兴走出了小会议室,微笑道别后就直接离开。
顾胤几人仔细观察他的表情,但秦兴神色平静,让人看不出端倪。
随后,第二个柳渊、第三个辛遇依次进入小会议室面试。
现在也就只剩下顾胤一人还没试镜了。
而小会议室里的面试官,已经开始就第三个试镜结束的辛遇的三段表演展开了讨论。
一位投资代表先发表意见,语气中带着些许不满:“演得一般,让他念台词,他还真的就像朗诵课本一样直接念了出来,一点表演的感觉都没有。更别说前两个片段了,完全没有把握好分寸。”
这话一出,就有人点头表示认同。
不过另一个投资商吴代表就直接反对了,他皱着眉头说道:“那也比秦兴好吧,剧中知青的设定是16岁,不是30岁的,还没经历挫折呢,不能直接选他们这种沧桑的吧。
你这是想学林隆一样,被观众骂AI装嫩是吗?”
“你这说的什么话,什么叫装嫩?知青部分在整部戏里占比有多少?不过是一个回忆片段罢了。”有人反驳道。
“那你怎么不说……”
双方你来我往,眼看着就要吵起来。
邱狄见状,连忙打断他们,说道:“好了,还有一个呢,先试镜吧。”
说完,他先低头在纸上看了下,然后抬起头来,平静地说:“再看看吧,叫下一个人进来。”
“顾胤,你可以进来了。”
听到这个名字,邱狄下意识地看向门口。
可以说,现在他对顾胤很熟悉了,顾胤参演的两部电影他都仔细看过。
在那两部电影中,顾胤的表现很好,电影取得的高票房绝对不是外界很多人所说的单纯依靠题材取胜,他的演技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细节处理得也恰到好处,给邱狄很大的惊喜。
在进去前,顾胤听到邱狄的助理,轻声对他说:“加油啊。”
顾胤向对方点了点头,轻声道谢。
进门后,两排人的视线齐刷刷冲他看了过来。
顾胤出声打招呼,“各位老师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