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的拖拉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5章 朕赌得起,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破旧的拖拉机,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尽管安史之乱使大唐由盛转衰,李隆基的功过毁誉参半,但这丝毫不能掩盖他的雄才伟略。

这番话激得陈玄礼热血沸腾,只见他大步上前,抱拳请命:“陛下!老臣愿领兵西征,踏平吐蕃,恳请陛下恩准!”

“你?”李隆基眉梢一挑,眼中闪过赞许,却又故意揶揄道,“瞧瞧你这把年纪,胡须都白得像昆仑山巅的雪了,还想着驰骋疆场?莫不是眼馋军功?”

“陛下明鉴!老臣绝无此心!”陈玄礼急得胡须直颤,“纵使不做将军,只当一介老卒,只要能随军出征,马革裹尸亦无憾!”

“好了好了!”李隆基笑着摆手,语气虽轻缓,却不容置疑,“你这把老骨头,还是替朕好好守着这大明宫吧。真要让你折在吐蕃,朕可舍不得。”

“唉!”陈玄礼重重一叹,低声嘟囔,“人人都说龙武大将军威风八面,可谁知道,这金甲加身,却比牢笼还闷人!”

李隆基斜睨他一眼,倒也不恼,只是抬手示意众人落座:“此事关乎国运,非同小可,须得细细商议,不可有半点疏漏。”

待众人坐定,李隆基目光如炬,缓缓道:“李乾所献二策,上策虽险,却可速胜;下策虽稳,却需长久之功。朕以为,来年之战,当下策为基,上策为锋,双管齐下,诸位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众人皆暗自赞叹。天子深谙兵法,此策既稳且狠,谁能反驳?

“李乾,”李隆基忽然凝视着他,双目炯炯,“若来年在大非川与吐蕃决战,依你之见,需多少兵力?”

李乾沉声答道:“回陛下,臣与众将商议,若仅求击退吐蕃,现有兵力足矣。但若要全歼其主力,至少需三十万大军。”

“三十万?”太子李亨微微一惊。

“这已是保守之数。”李隆基略一沉吟,指尖轻叩案几,“兵法云‘十则围之’,若要围歼敌军,十倍兵力方为稳妥。吐蕃自松赞干布时便有四十万大军,如今举国可调六十万。孙波茹十万已灭,尚余五十万。若按兵法推算,全歼需五百万大军,此乃天方夜谭。但若想断其退路,阻其溃逃,三十万……恐怕仍显不足。”

这番分析鞭辟入里,李乾心中暗赞,不愧是一代雄主,对兵势的把握,果然精准至极!

“我大唐举国兵力不过五十五万,如此广袤疆域皆需驻守,朕最多只能调拨三十万大军予你。”李隆基双目如电,死死盯着李乾,声音如雷贯耳,“三十万对五十万,尔等真能一举全歼吐蕃主力?”

殿内空气骤然凝滞。吐蕃大军歼灭的越多,离间之计便越易成功,此事关乎大唐百年国运。饶是李隆基这般历经大风大浪的帝王,此刻也不禁呼吸微促,指节不自觉地叩击着龙案。

李林甫、陈玄礼与李亨三人目光如炬,齐刷刷锁定李乾。

“能!”李乾斩钉截铁,声若洪钟。

“好!”李隆基长舒一口气,眉宇间的凝重顿时化开,“如此说来,下策只需增调二十万大军便可成事。那上策——尔等打算何时动手?”

“回陛下,臣等反复推演,认为来年开春化雪之前最为妥当。”李乾胸有成竹,条分缕析,“其一,彼时吐蕃大军将发未发,必不防我大唐会在此时突袭,可收出其不意之效;其二,正值吐蕃举国兵力集结之际,正可一网打尽!”

“妙!”李隆基猛地双掌相击,震得案上茶盏叮当作响,“若此计得成,我三十万雄师便可长驱直入,越过积石山天险,直捣逻些!定叫那吐蕃赞普措手不及!”

“一旦吐蕃主力尽殁,西域百年之患可除矣!”李林甫突然提高声调,趋前奏请,“陛下,臣愿总揽全军辎重调度!若有一粒粮、一支箭供应不及,臣甘愿军法从事!”

这位素来精明的宰相心知肚明,此等不世奇功虽无缘亲临战阵,但若能确保后勤无虞,照样能在这煌煌功业中分一杯羹。

“准!”李隆基大手一挥,“丞相总理粮草军需,李乾全权负责上策施行,太子从旁协理。李乾,朕今日把话放在这里,此战所需,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若有谁敢从中作梗......”

李隆基眼中寒光一闪,“你直接持朕的龙泉剑行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八零换嫁诱他成瘾,糙汉夜夜红温

O呆兔纸

全家战死后,我来守护七位嫂嫂!

一条安静的毛毛虫

荒唐黑土地

一夜爆红吧

天元逆天录

意蕴之光

重生90,赶海养全家,鱼获惊呆妻女

爱吃猫的鱼1101

前夫滚远点,姐有娃有事业想独美

久离妖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