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无尘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2章 叶脉里的歌谣,月光沉溺于星野,净无尘啊,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个稍长、带着余韵的音,如同风穿过枝叶的叹息。
没有固定的节奏,没有复杂的组合。他只是笨拙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几个简单的音,手指在琴弦上摸索着,偶尔加入一个新的音,又很快回到最初的片段。琴声断断续续,不成调子,甚至有些跑音。但奇妙的是,这简单重复、甚至有些单调的旋律,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赤诚和生命力。它像初生的小溪,磕磕绊绊地流淌,时而跳跃,时而低吟,映照着天空的蓝和泥土的褐,纯粹得不掺一丝杂质。
念初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闭着眼,小脑袋随着自己摸索出的节奏微微晃动。他不再去想指法对不对,旋律美不美,他只是在用琴弦,笨拙地、真诚地描绘着他心中的小苗——它在阳光下的舒展,在微风中的轻颤,在病痛中的挣扎,在新生时的喜悦。琴音就是他指尖流淌的、无声的观察日记。
沈星晚听得怔住了。她从未听过儿子弹出这样的“曲子”。它稚嫩得近乎可笑,却又真挚得令人动容。那断断续续的音符里,她仿佛看到了儿子蹲在苗边专注观察的小脸,看到了他打磨木块时滚落的汗珠,看到了他等待小苗复苏时紧攥的小拳头,也看到了新叶舒展时他眼中爆发的璀璨光芒。她下意识地举起一直拿在手里的相机,镜头无声地对准了暮光中那个与琴弦、与小苗、也与自己内心对话的小小身影。
顾言一直沉默地伫立着。当那不成调却充满原始生命力的琴音响起时,他深邃的眼眸里瞬间掀起了波澜。那简单的音符仿佛带着某种穿透力,直接叩击在他记忆深处某个尘封的角落。他仿佛看到了很久很久以前,同样是在一片暮色四合中,一个同样稚嫩的身影,在师傅古朴的小院里,面对着一张同样沉默的古琴,指尖也曾流淌出同样生涩、笨拙却无比赤诚的初次“心声”。那时的琴音,也像初生的小兽,跌跌撞撞,却带着不容忽视的生命力。
他没有说话,只是悄然转身,走回屋内。片刻后,他捧出了那个装着老银杏木古琴的丝绒琴囊。
念初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遍遍重复着那几个简单的音符,仿佛不知疲倦。顾言走到离儿子不远不近的地方,席地而坐,动作轻缓地取出那张木色温润深沉、镶嵌着老银杏木片的古琴。他没有打扰念初,只是将琴平放在膝上,宽厚的手掌悬停在琴弦上方,深邃的目光落在儿子因专注而微微发亮的小脸上,静静地聆听着。
念初那不成调的、断断续续的琴音,如同稚鸟初啼,在暮色中独自回响。顾言的目光沉静如水,他捕捉着儿子琴音里那最核心的、如同心跳般重复的简单旋律片段——模仿风铃摇曳的“叮咚”,和模仿树叶摩挲的“沙——”。
他凝神片刻,指尖轻轻落下。没有炫技,没有繁复的修饰,他只是用极低沉的、浑厚的散音,极其缓慢地、清晰地复现了念初摸索出的那个核心旋律片段:“叮…咚…沙——”。音色沉厚、温润,如同大地深沉的呼吸,带着老银杏木特有的悠远共鸣,瞬间将那稚嫩的童声琴音稳稳地托住、包裹。
念初的琴音猛地一顿!他惊讶地睁开眼,循声望去,看到爸爸膝上的古琴,看到爸爸指尖下流淌出的、与他琴音同源却更加深沉辽阔的旋律。爸爸没有弹奏新的曲子,只是在重复他刚刚弹出的那几个简单的音!但那声音却如此不同,如此厚重,像温暖的土壤,稳稳地承托着他这只初飞的雏鸟。
一种奇异的、被深深理解和接纳的巨大感动,如同暖流瞬间冲垮了念初心头所有的壁垒。他小小的身体微微一颤,眼眶瞬间发热。他没有停下,反而像是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深吸一口气,指尖再次落向自己的琴弦。这一次,他的琴音不再犹豫,带着一种找到依靠般的安心和更加明亮的雀跃,再次奏响那几个属于他的音符:“叮…咚…沙——!”
童稚的清音再次响起,依旧简单,依旧跑调,却充满了无畏的勇气和纯粹的快乐。
顾言的指尖随之而动。他没有覆盖儿子的琴音,而是巧妙地错开半个节拍,用更加浑厚、更加悠长的散音,再次复现那个旋律片段。他的琴音仿佛化作了庭院里那棵古老银杏树的低语,化作了脚下这片深沉大地的脉搏,稳稳地承托着、应和着、引导着那稚嫩的新声。
于是,暮色渐浓的庭院里,两股琴音交织流淌。一股是念初清亮稚嫩、断断续续却充满赤诚的童声,像初生的小溪,在石缝间跳跃奔流;另一股是顾言低沉浑厚、悠远深沉的应和,像月光下宁静深邃的湖泊,包容万物,指引方向。稚嫩的“叮咚”与浑厚的“沙——”此起彼伏,时而重叠,时而呼应。念初的琴音是自由奔放的探索,顾言的琴音是沉稳如山的守护。这不成调的合鸣,没有复杂的乐章,却比任何完美的演奏都更动人心魄。它超越了音符本身,是两颗心跨越年龄与技艺的鸿沟,在守护同一株生命的共鸣点上,发出的最原始也最深刻的交响。
沈星晚早已放下了相机。她倚着门框,静静地看着,听着。暮色模糊了丈夫和儿子的轮廓,却让那两股交织的琴音更加清晰地直抵心底。一股温热的湿意悄悄漫上她的眼眶。她仿佛看到,无形的根须在琴音中缠绕得更加紧密,稚嫩的叶脉在老树深沉的回响中舒展得更加坚韧。
夜风渐凉,星子悄悄爬上深蓝的天幕。念初小小的手指终于感到了疲惫,琴音渐渐微弱下去。顾言的应和也随之放缓、收拢,最终化作一声悠长低沉的泛音,如同大地沉睡前的最后一声叹息,温柔地包裹住儿子琴音的余韵,一同消融在无边的夜色里。
庭院重归寂静,只有风铃在星辉下发出细碎的“叮铃…沙…”。念初抱着自己的小琴,小脸在星光下泛着运动后的红晕,大眼睛却亮得惊人,里面盛满了倾诉后的巨大满足和一种难以言喻的、被深刻理解的安宁。他望向爸爸,顾言也正看着他,深邃的眼眸在夜色中温润如墨玉,带着无声的赞许和一种沉甸甸的托付。
没有言语。星光温柔地洒落,笼罩着庭院,笼罩着那株在夜色中悄然积蓄力量的小苗,也笼罩着石阶上怀抱古琴的父子。守护的叶脉里,流淌出了第一支属于守护者自己的、笨拙却无比真诚的歌谣。这歌谣无需乐谱,它的旋律刻在每一次心跳里,刻在每一寸共同守护的暖壤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