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以后我自己一个人过
冬月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7章 以后我自己一个人过,老太君重生,我带孙女杀疯全京城,冬月暖,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派人去查了,也不知道他怎么就去了春雨巷,结果发现房主都换人了,这回怕是气的不轻。”
乐游嘴上说得云淡风轻,实则是心里极是厌恶,想不明白她母亲那样洒脱的人怎会看上这么一个男人。
对这个名义上的父亲,她越来越没了耐心。
谢轻容吩咐人去请了太医来,给晋文昌用最好的药,又亲自去劝说他一番,“我是不知你为何生这么大气,但怎么也得保重自己,宫里的教养嬷嬷眼看就要进府,礼部的人也在,人多嘴杂,要是有什么话被传了出去便不好收场。”
“飒飒还有几个月就要出嫁,你作为父亲,那样的日子可不能躺着。”
“对了,寻宗写了家书回来,说他这次月考还行,比以前进步了不少,看来是真心改过了。”
她的意思很简单,你风光的日子就在眼前,你虽然没了两个儿子但还有晋寻宗啊。
果然,晋文昌眉宇间松动了不少,他还有晋寻宗。
“寻宗以前是有些不像话了,儿子对他也严厉了些,如今既是知晓上进也不枉我操心一场。”
“过两日差人给他些银钱过去,手里拮据也不像话。”
见他来了精神谢轻容就放心了,这回死不了了。
果然,打不死的晋文昌又开始振作了起来,一边忙着差人去寻跑路的两个小儿子,一边开始对晋寻宗嘘寒问暖,恨不得送他下地狱的晋寻宗在得到他的馈赠后提笔写了一封悔过书送回来,让晋文昌颇为欣慰,父子之间哪里来的隔夜仇,全然忘记了自己当初下的死手。
这个时候皇上的旨意也下来了,着谢云松重入翰林院,谢谨谢慎一个去了礼部,一个外放任职,至于谢云森则是尊重他的想法让他留在长青书院当先生。
如此一来谢家男丁就有五位在朝,不知道艳羡了多少人,至于谢家原来那个宅子皇上并未发还,谢家也不在乎了,眼下要做的就是尽量让自家身上的热闹过去。
到了七月,谢之徽的先生带了闺女来京,谢家热情相迎,不仅提前赁好了小院更是为那姑娘准备了许多衣裳脂粉,很快谢家要办喜事的消息就传了出去。
“还真要娶一个小门小户的女子?”
不少人家打听到了谢之徽的成亲对象多少有些不服气,在他们的眼中谢家儿郎即便不去学院依旧能读书,家中那几个长辈的学问就足够用了,所谓的先生不过是运气好沾了点光而已。
“算了吧,谢家清贵门第怎么可做失信于人的事,这婚事断不可能改变。“
喜事是在一个月后办的,谢家本不准备大操大办,但办喜事的消息传出去后送往谢家的贺礼就堆成了山,无奈之下谢家只能将宴席操办到了五十桌,那是想要低调都没法子。
到了七月,谢之允带着仆从离京围观,月底谢之行下场科考,八月底结果出来的时候便有了举人的功名,为谢家再添会教书育人的名声,想要将自家儿孙送入谢家名下的越发的多,谢云松和谢云森兄弟俩商议后开办了谢家学堂,对外放言是为方便谢家儿郎念书,也收别家儿郎,但要教考。
回京不过一年谢家就彻底在京城站稳了脚跟,声名直达三十年前鼎盛时期,“都说谢家运道好,却不知道在平西的几十年家里这些儿郎从不曾一日耽搁念书。”
“没有外界纷扰,潜心苦读这么多年才有今日。”
谢老夫人坐在谢轻容跟前唉声叹气,谢家是风光了,但随时而来的琐事桩桩件件,她每日都在疲于应对,两个儿媳妇还未掌握要领,只能帮着打打下手,至于孙媳妇更是帮不上忙。
“之允和之行的婚事不能马虎,必须好好挑一挑,得要挑个能掌家理事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