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流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1章 拾遗翁,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云影流光,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话说江南某城,自古便有\"拾遗翁\"的传说。这拾遗翁不知是何方人士,也不知活了多少年纪,只知他满头白发如雪,面容清癯,终日背着一个破旧的布囊,在城中的大街小巷游走。凡有人遗失了物事,不论贵贱,他总能捡了去,却从不归还失主。久而久之,城里人便说他是个痴癫的老头,专捡破烂度日。
然而每到夜深人静,总有人看见拾遗翁的小屋亮着微弱的灯光。那屋子位于城东的破落巷子里,墙皮剥落,屋顶漏雨,看上去摇摇欲坠。奇怪的是,尽管屋子破旧,却从未见拾遗翁缺衣少食,也不见他向人乞讨。更奇的是,凡是从他门前经过的人,总能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气,似兰非兰,似麝非麝,令人心神安宁。
这日,城里来了个年轻的书生,名叫李慕白。他面容清秀,眉目间却总带着几分忧郁。原来李慕白的妻子柳氏半年前染病去世,留下他一人孤苦伶仃。柳氏临终前,曾将一枚普通的青布纽扣塞在他手中,道:\"这纽扣虽贱,却是我亲手缝在你衣衫上的,日后你若想我,便摸一摸它。\"谁知那日李慕白悲痛过度,竟将纽扣遗落在病榻之上,待想起时,早已不知去向。
李慕白自那以后,日日思念妻子,夜不能寐。听闻拾遗翁能捡拾人间失物,便动了寻访之心。城中人得知他要找那\"痴癫老头\",多有不解,甚至有人嘲笑他:\"李相公好端端的读书人,怎也信起这等怪力乱神之事来?\"
李慕白却道:\"人心所系,未必无因。纵使寻不到纽扣,能见那老人一面也是好的。\"说罢,便背起行囊,往城东破落巷走去。
此时正值暮春时节,巷子里的槐花开了,香气扑鼻。李慕白循着记忆中的路,很快便找到了那间破屋。屋门半掩,果然有微弱的灯光从缝隙中透出。他轻轻叩门,只听里面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进来吧。\"
推门而入,屋内比想象中还要简陋。一张木床,一张矮桌,几把椅子,便是全部家当。墙角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布袋,每个袋口都用细绳扎得紧紧的。拾遗翁正坐在桌前,就着油灯补一件破旧的衣衫。见李慕白进来,他也不惊讶,只是微微点头:\"年轻人,你也是来寻失物的?\"
李慕白拱手行礼,将自己的来意和盘托出。拾遗翁听罢,沉吟片刻,道:\"你说的那枚纽扣,我确实在病榻上拾得。只是...\"他顿了顿,\"我这屋子里的物件,向来是有灵性的,不会轻易交还失主。\"
李慕白闻言,心中一沉,正欲开口恳求,却见拾遗翁起身,从墙角取下一个最大的布袋,解开绳结。霎时间,无数细小的物件从袋中涌出,在空中盘旋飞舞,渐渐聚集成一团朦胧的光晕。
\"这是'遗落之境'。\"拾遗翁的声音忽然变得悠远,\"凡经我手之物,都会在此处留下主人的记忆片段。你且看——\"
光晕渐渐散开,露出一个微缩的世界。那是一个书生的书房,窗前摆着一张书桌,桌上堆满了书卷。一个身着青衫的女子正坐在桌旁缝补衣衫,她手法娴熟,针线在指间翻飞。忽然,女子咳嗽起来,吐出一口鲜血,染红了手中的白布。书生闻声赶来,将女子搂在怀中,泪如雨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