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吃萝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6章 拔据点,抗日特战队,淡吃萝卜,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小鬼子终于在武汉会战中缓过了一点劲,和汪精卫签订了《日华协议记录》《日华协议谅解事项》和《日华秘密协议记录》等丧权辱国的协议。其主要内容包括:日华两国缔结防共协定;中国承认伪满洲国;中国承认日本人在中国本土有居住、经营自由等。也叫重光协定之后,开始了对占领区的整肃运动了。
一个个炮楼据点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了起来,它们像一颗颗毒刺,散布在广袤的土地上。
与此同时,一个个扶持的维持会也应运而生,这些傀儡组织成为了侵略者的帮凶,助纣为虐。
与之针锋相对的是,鄂豫皖抗日根据地组成了的敌后武工队,犹如一把把利剑,直插敌人的心脏。这些武工队神出鬼没,悄然渗透进各个乡村,开始了与鬼子汪伪政权,艰苦卓绝的根据地建设和争夺行动。
就在这时,狡猾的小鬼子也逐渐摸清了徐剑飞的实力,以及他的根据地中心所在。
于是,他们在白马尖山周围地区大兴土木,一口气建设了 17 个据点。每个据点都驻扎着一个小队的鬼子,以及一个连的伪军。
这些据点用公路连接上,犹如一条锁链,将根据地紧紧包围,妄图限制根据地的扩张和发展,为他们即将派出的大部队围剿做好充分准备。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徐剑飞和他的战友们却是一身轻松。
送上门的鬼子不打白不打,而且早打比晚打好。一场拔除鬼子据点的战斗即将拉开帷幕……
夜色如墨,浓稠得化不开。昨天白天的时候,这里还下了一层薄雪,略微反射的星星的光亮。
一队精干的军队,踏着积雪快步而来。
徐剑飞站骑马走在队伍最前方,寒风卷着雪沫子,打在他脸上,让他更精神了。
他这次亲自出马,率领着一个营的兵力,在崎岖的山路上急速穿行,目标直指三十里外那个盘踞着鬼子的赵庄据点。
这支队伍里的战士们,个个都是从血与火,特战技能中淬炼出来的精锐,奔袭如风,寂静无声,只有皮靴踩在冻硬薄雪土地上发出的轻微 “咯吱” 声。
按照时间计算快到目的地了,徐剑飞示意队伍停下。身后的队伍就悄无声息的停住脚步,让黑暗包裹住自己。
骑在马上,举起望远镜,透过夜色的缝隙,远远望见据点炮楼顶部,像一只鬼火在黑暗中闪烁那盏昏黄的马灯。
赵庄的据点修的规模不小,以3层的炮楼为中心,两面配着营房库房。
而这些库房营房又被打造成了堡垒,形成了与炮楼互相配置的火力局面。
据点的外面围着铁丝网,铁丝网外面是壕沟,有吊桥与内外连接。看着是固若金汤。
而岗楼上还有探照灯,在来回扫射,晃来晃去的,让人感觉头晕。
而鬼子的那面月经旗,也在那里嚣张的飘扬,宣示着这一片地区已经是大日本帝国的殖民地。
鬼子的哨兵,背着大枪,正缩着脖子在炮楼上来回踱步,皮靴踏在木板上的声音隔着老远都能隐约听见。
跳下战马,对着官兵们一挥手,压低了声音道:“各连注意,按预定方案展开!”
一营的战士们如同接到指令的猎豹,悄无声息地分成几个战斗小组,从不同方向包抄过去。
工兵连的战士们猫着腰,快速接近据点外围的铁丝网,手中的剪钳“咔嚓” 几声轻响,便剪开了一道缺口。
就在这时,炮楼上的鬼子哨兵,似乎察觉到了异常,猛地停下脚步,端起枪朝着铁丝网方向吆喝了几句半生不熟的汉语:“谁,什么滴干活。”而探照灯也转了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