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6章 汉纪三十三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读点经典,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可临淮大尹河南人侯霸却能保住自己管辖的郡。刘秀把侯霸召到寿春,任命他为尚书令。当时朝廷没有现成的典章制度,又缺少旧臣,侯霸对过去的典章制度很熟悉,就收集整理遗留的文献,分条上奏以前好的政策法令,然后推行实施。
冬天十月甲寅日,刘秀回到宫中。
隗嚣派马援去看看公孙述那边啥情况。马援和公孙述是老乡,关系一直不错,马援想着自己去了,公孙述肯定会像以前一样,和自己握手言欢。结果呢,公孙述让很多卫兵排得整整齐齐,才把马援迎进去,互相行礼之后,就把马援送到馆舍。还专门给马援做了都布单衣、交让冠,在宗庙里召集百官,给马援安排了个老朋友的位置。公孙述出行的时候,又是鸾旗,又是骑兵护卫,威风凛凛地上车,弯腰行礼后进入宗庙,举行盛大的礼仪宴请官员,还想封马援为封侯大将军。马援的宾客们都想留下来,马援却跟他们说:“现在天下局势还没定呢,公孙述不礼贤下士,和有才能的人一起商量成败大事,反而讲究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像个木偶人一样,这种人怎么能留住天下的贤才呢!”于是马援就告辞回去了,对隗嚣说:“公孙述就是个井底之蛙,还狂妄自大。咱们不如一心和东边的刘秀打交道。”隗嚣听了,就派马援带着书信去洛阳。马援刚到洛阳,等了好一会儿,中黄门才把他领进去。刘秀在宣德殿南庑下,头上只包了个头巾,就坐在那儿,笑着迎接马援,还说:“你在两个皇帝之间周旋,今天见到你,真让我有点惭愧啊。”马援赶紧磕头谢罪,接着说:“现在这世道,不光是君主选臣子,臣子也在选君主呢。我和公孙述是一个县的,从小关系就好。我之前去蜀地,公孙述让卫兵拿着戟站在两旁,才让我进去。我大老远跑来,陛下怎么知道我不是刺客坏人,就这么随随便便地接见我呢!”刘秀又笑着说:“你不是刺客,就是个说客罢了。”马援说:“天下局势反复无常,称帝称王的人数都数不过来。今天见到陛下如此豁达大度,和高祖一样,我才知道帝王真的有与众不同的气质啊。”
太傅卓茂去世了。
十一月丙申日,刘秀到宛城。
岑彭攻打秦丰都三年了,杀了秦丰九万多人。秦丰剩下的兵也就一千来个,粮食也快吃光了。十二月丙寅日,刘秀到黎丘,派人去劝秦丰投降,秦丰就是不肯。刘秀没办法,就派朱祜等人接替岑彭继续围攻黎丘,让岑彭、傅俊往南去攻打田戎。
公孙述聚集了几十万兵力,在汉中囤积粮食,还造了十层楼高的战船,刻了好多天下州牧、太守的印章。他派将军李育、程乌带着几万人驻扎在陈仓,和吕鲔会合,打算去夺取三辅地区。冯异迎头阻击,把他们打得大败,李育、程乌都逃到汉中去了。冯异回来后,又打败了吕鲔,很多营寨都投降了。这时候,隗嚣派兵帮助冯异立了功,还派使者向刘秀报告情况。刘秀亲笔写信回复他:“我很仰慕你的品德道义,一直想和你结交。以前周文王拥有天下三分之二,还向殷商称臣。我就像劣马和铅刀,能力有限,多次承蒙你像伯乐看马一样看重我。将军你在南边抵御公孙述的军队,北边抵抗羌人、胡人的叛乱,所以冯异西征,才能带着几千人在三辅地区辗转作战。要是没有将军的帮助,咸阳恐怕早就被别人占领了!要是公孙述打到汉中,三辅地区希望能借助将军的兵马,和他一决高下。如果你能按我说的做,那就是智者建功立业、分割土地的时候了!管仲说过:‘生我的是父母,成就我的是鲍叔牙。’从今往后,咱们就书信往来,别信那些旁人挑拨离间的话。”从那以后,公孙述多次派兵偷偷出击,隗嚣总是和冯异联合起来,一起挫败公孙述的军队。公孙述派使者带着大司空、扶安王的印绶来给隗嚣,隗嚣直接把使者杀了,还出兵攻打公孙述,所以蜀地的军队再也不敢往北进犯了。
泰山一带的豪杰大多和张步联合。吴汉就推荐强弩大将军陈俊当泰山太守,陈俊到任后打败了张步的军队,泰山地区就平定下来了。
评论
建武四年这段历史,呈现出刘秀政权在巩固过程中与各方势力的复杂博弈。刘秀在应对各地割据势力时,既有战略部署,也会因臣下谏言灵活调整,展现出其作为领导者的决策能力与纳谏胸怀。在将领表现上,吴汉在处理鬲县叛乱时的冷静理智,避免了不必要的冲突,体现出其卓越的政治智慧;盖延等不听刘秀指令,导致救援兰陵失败,凸显出战场决策服从与灵活应变的重要性。而马援对公孙述和刘秀的不同印象,鲜明对比出两者的为人与格局,刘秀的豁达大度更能吸引人才,这也是其成就大业的关键因素之一。此外,从刘秀与隗嚣的互动来看,刘秀善于以情动人、以利诱人,试图拉拢隗嚣为己所用,而隗嚣在初期选择配合刘秀,共同对抗公孙述,也显示出当时各方势力在复杂局势下的权衡与抉择。总体而言,这一年刘秀虽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合理调配兵力、运用政治手段,不断削弱各地割据势力,逐步巩固了自身政权,为统一全国进一步奠定基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