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6章 汉纪三十五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下,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读点经典,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山桑节侯王常、牟平烈侯耿况、东光成侯耿纯都去世了。耿况生病的时候,刘秀多次亲自去看望,还任命耿弇的弟弟耿广、耿举同为中郎将。耿弇兄弟六人都身佩青紫印绶,在病床前侍奉医药,当时的人都觉得这很荣耀。

卢芳和匈奴、乌桓联合兵力,多次侵犯边境。刘秀派骠骑大将军杜茂等人带兵镇守北方边境,修整飞狐道,修筑堡垒,建造烽火台,和匈奴、乌桓大大小小打了几十上百次仗,始终没能取胜。

刘秀下诏让窦融和五个郡的太守到京城朝见。窦融等人接到诏书就出发了,他们的下属、宾客跟随一起,车马有一千多辆,马牛羊遍布郊野。到了京城后,他们到宫门前,上交印绶。刘秀下诏派使者把侯爵的印绶还给他们,召见他们,给予丰厚的赏赐和恩宠,轰动了整个京城。不久后任命窦融为冀州牧。又任命梁统为太中大夫,姑臧县长孔奋为武都郡丞。姑臧在河西地区是最富饶的,天下还没平定的时候,很多人不注重自身操守,在姑臧县任职的人,不到几个月就能积累大量财富;孔奋在职四年,一直努力保持清正廉洁,被众人嘲笑,大家觉得他身处富庶之地却不懂得给自己捞好处。等到他跟随窦融到京城朝见时,其他郡守、县令携带的财物装满了车辆,连绵不绝;只有孔奋没有财物,独自一人驾车赶路,刘秀因此奖赏了他。刘秀任命睢阳令任延为武威太守,亲自召见他,告诫说:“要好好侍奉上级官员,不要坏了自己的名声。”任延回答说:“我听说忠诚的臣子和上级不会一味附和,一味附和的臣子不忠诚。履行正道,奉公守法,这是臣子的节操;上下一味雷同,可不是陛下的福气。好好侍奉上级官员,这道诏令我不敢接受。”刘秀感叹地说:“你说得对!”

评论

建武十二年,刘秀政权在统一进程和国家治理上都迎来了重要节点。

军事方面,刘秀对公孙述的征伐终获成功。吴汉起初因轻敌深入、分营扎寨而陷入困境,但在危机中他能冷静应对,与刘尚合兵击败谢丰,此后与公孙述交战多次取胜。然而,吴汉在成都城破后的屠城抢掠行为,严重违背了刘秀安抚百姓的初衷,反映出部分将领在胜利后的失控,也凸显刘秀对维护军纪和安抚民心的重视。公孙述虽负隅顽抗,但其手下如延岑等将领也展现出一定抵抗能力,只是大势已去。臧宫一路攻城略地,与吴汉会师成都,为平定蜀地立下战功。

政治层面,李通主动避权势,刘秀对其不忘旧情,体现出君臣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刘秀对蜀地人才的任用政策颇为明智,无论是追赠常少、张隆,还是提拔程乌、李育,都有助于稳定蜀地人心,促进地区融合。而对窦融等人的厚待,既彰显皇恩,又能拉拢地方势力,巩固统治。

在地方治理上,马援在陇右展现出卓越的治理能力,他宽待下属、恩信并举,有效应对羌人之乱,稳定了当地局势。任延敢于直言拒绝刘秀“善事上官”的告诫,体现了其坚守正道的品质,也反映出刘秀政权内部对官员操守的探讨与重视。

边疆事务依旧严峻,卢芳联合匈奴、乌桓侵扰边境,杜茂虽多次征战却未能取胜,表明东汉初期边疆防御面临较大挑战。总体而言,这一年刘秀政权基本完成对蜀地的统一,在政治、军事、地方治理等多方面不断调整完善,但仍需应对边疆安全等问题,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继续努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靠现代知识养家送儿考科举

挖坑埋烦恼

通天重生,镇压洪荒

张百忍

出狱后,大小姐她杀疯了

紫沐夏

人在东京,猎杀噩梦

驯为鹰犬

诡幻灵

白虎大圣

我在废土肝熵值

青铜殿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