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7章 名士?考试!,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老刑,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名士?考试!

名士?</p>

大汉群臣面面相觑,以他们现在的身份地位,那可定都是赫赫有名之人。</p>

但若是没跟着刘邦起义之前,天下谁人会认识他们?</p>

“大外甥!陛下在沛县,算是臭名昭著的流氓,这算不算名士?”</p>

樊哙大大咧咧,率先想要确定名士的范畴。</p>

“滚蛋!你都说了是臭名昭著,朕那时候算个屁的名士!”</p>

刘邦怒骂一句,随后冷哼道:“逆子,别光盯着名士不放,你倒是跟朕说说,你心中的选官制度!”</p>

拔擢官员,治国利民,是大汉王朝的当务之急。</p>

“名士靠不住,毕竟会滋生不少沽名钓誉之徒。”</p>

“何况,真正的名士,也并非拥有才华。”</p>

“商山四皓那几个老登,能有我姨父樊哙有用?”</p>

刘盈此言一出,樊哙心中大喜,没想到在太子心中,自己比商山四皓的地位还要高!</p>

“我心中所想的选官制度,主要依赖考试!”</p>

“考试?”</p>

群臣再次费解,刘盈则继续侃侃而谈:“我打算为大汉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p>

“其中,这五年的选官制度,利用察举制,毕竟目前没有考试的标准,趁着地方势力还没渗透,争取多招募几个贤才。”</p>

“其次,我要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制定出教材,也就是考试范畴!”</p>

“五年过后,废察举,兴科举,以考试为主选拔官员!”</p>

张良闻言,不解道:“太子殿下,前五年依靠察举,百姓们好不容易适应了这项制度,你又要用考试选官,岂不令人无所适从?”</p>

刘盈摆了摆手,一脸无所谓。</p>

“想要做官,就得按照朝廷的规矩来!”</p>

“我倒是想直接利用考试选官,但考试范畴都没有,更没有教材,你让他们考鸡毛?”</p>

“一年时间指定教材,四年时间复习,我可太仁慈了!殊不知三年高考五年模拟?”</p>

刘盈冷哼一声,想起曾经自己的高中时代,背书背到脑抽筋,只为了最后金榜题名。</p>

“留侯方才说了,百姓们适应了察举制,以地方士绅豪族的德性,肯定也已经找到了漏洞。”</p>

“这个时候朝廷再拿出新的制度,保证让他们当场懵逼。”</p>

“何况复习那四年,朝廷会逐步透露出消息,只要不傻就知道该看什么书!”</p>

群臣闻言,纷纷点头,刘盈以考试选拔,的确要比察举制公平。</p>

毕竟地方举荐,自下而上推举官员,能做猫腻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p>

考试,则是以一纸试卷为主,即便考官再想以主观因素干涉,但答案总不能随意更改。</p>

群臣转念一想,以自家子孙后代的德行,上战场杀敌,兴许还能有先祖之风,重新混些军功。</p>

万一用张良那套举荐名士的方法,除非是以臭名昭著为标准,否则自家孩子很难被举荐!</p>

“臣以为,还是太子殿下的方法好!”</p>

灌婴率先站队,之前他屡次站错队伍,这一次一定要抢先站稳脚跟。</p>

“还用你这厮废话?俺早就知道了!”</p>

樊哙坚定不移,选择站在刘邦一方,毕竟于公于私,他都是太子的铁杆支持者。</p>

“太子殿下,你这考试制度,可否说的再具体些?”</p>

“何况,制定出来的教材,总不能人手一份吧?”</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医路青云:从小医生到权力之巅!

书生出村

重回02,迷上校花的美少妇妈妈

花与剑

名诗三百震诸国,我只想当富商!

倚楼望明月

寒门布衣,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

登临九霄

西幻:从鹰人部落到天使帝国

枫潇呀

不装了,我靠召唤强无敌

迷途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