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81章 蒯通快走,左车接手,家父汉高祖,吾乃败家子,老刑,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蒯通快走,左车接手

平戎城。</p>

自从犬戎部落投降,蒯通接手改造任务后,这里就变了天。</p>

蒯通觉得光搞卫生和跑步不够,思想也得跟上。</p>

他组织“夜校”,亲自授课。</p>

内容是从刘盈那偷师而来的——《论冒顿单于的十宗罪及其对草原生态的破坏性影响》和《汉家农耕文明的优越性与放牧生活的历史局限性》。</p>

他用他那毫无起伏、催眠效果十足的语调,对着下面一群听得昏昏欲睡、连汉话都半懂不懂的老弱妇孺,滔滔不绝地分析土壤墒情、轮作休耕、粪肥堆沤……</p>

一位老者实在撑不住,鼾声如雷。</p>

蒯通冷冷一指:“此人思想懈怠,罚抄‘精耕细作’一百遍。”</p>

旁边负责记录的文吏小声提醒:“先生,这人他不识字啊……”</p>

蒯通身为谋士,自然懂得变通。</p>

“那就画一百个圈!”</p>

同时,为了加速汉化,以及民族认同感,蒯通下令所有犬戎人必须改汉名。</p>

他亲自操刀,取的名字机具蒯氏风格。</p>

叫“***”的壮汉,被赐名“蒯忠勇”。</p>

叫“其其格”的小姑娘,被赐名“蒯德馨”。</p>

叫“苏和”的老头,被赐名“蒯守拙”。</p>

最离谱的莫过于,一个叫“特木尔”的憨厚小伙,被蒯通认为“缺木”,赐名“蒯森森”!</p>

整个安置区内,弥漫着一股生无可恋的“蒯”味。</p>

即便是初来乍到的犬戎百姓,也会私下吐槽。</p>

“这名字取得比冒顿还难听!”</p>

“感觉像被下了咒!”</p>

“大家伙都姓蒯,岂不是成了他蒯通的孝子贤孙?!”</p>

短短三天,安置区怨声载道,妇孺哭声一片。</p>

几个胆大的老妪,组团跑到府衙哭诉。</p>

“陛下啊!求求您让那位蒯大人收了神通吧!我们宁愿回草原被狼叼走,也不想被他逼着画圈圈和叫‘蒯德馨’了啊!”</p>

“陛下明鉴啊!他叫俺蒯森森,现在族人们都叫我恶心心!”</p>

“还请陛下为我们做主啊!取汉人名字没问题,只要不姓蒯就行!”</p>

安置区内部甚至有谣言传出,蒯通其实是冒顿派来的卧底,专门用这种方法逼他们谋反!</p>

刘盈听闻汇报,差点把刚喝下去的凉茶喷出来。</p>

“咳咳咳!这都什么玩意儿?!”</p>

“画圈圈?蒯忠勇?蒯森森?!蒯通!你这是在安抚人心还是在制造人彘啊?!”</p>

刘盈赶紧带着郑茂、李左车等人来到安置区。</p>

安置区眼前的景象,让刘盈哭笑不得。</p>

一群犬戎人蔫头耷脑地在蒯通冰冷目光注视下,用树枝在沙地上歪歪扭扭地画圈。</p>

几个被罚扫大街的青壮,扫得尘土飞扬,一脸悲愤。</p>

一个叫“蒯德馨”的小姑娘,正哭得撕心裂肺,死活不肯承认这个名字。</p>

“停!都给朕停下!”</p>

刘盈一声大吼,震得蒯通都抬了抬眼皮。</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医路青云:从小医生到权力之巅!

书生出村

重回02,迷上校花的美少妇妈妈

花与剑

名诗三百震诸国,我只想当富商!

倚楼望明月

寒门布衣,开局捡个宝藏美娇妻

登临九霄

西幻:从鹰人部落到天使帝国

枫潇呀

不装了,我靠召唤强无敌

迷途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