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御前请奏,积极争取双休小弘晖
满京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章 御前请奏,积极争取双休小弘晖,我,历史系!小小清穿拿捏拿捏,满京唐,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小家伙说得认真,康熙听得高兴:“好好好,这才是咱们爱新觉罗家的好儿郎。若所有皇子皇孙都如是,朕何愁大清江山不稳?”</p>
“皇玛法谬赞了,孙儿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p>
哟呵!</p>
御前受如此夸赞,他竟然都没飘,还这般谦逊有礼。</p>
这下不止康熙,连诸皇子都忍不住要羡慕四阿哥了:什么运气啊?生个小格格那么天赋异禀就算了,连阿哥也这么出类拔萃。</p>
乌那希更是激动到手跑脚蹬:[啊啊啊,看看呀,看看!小哥哥小小年纪就这般优秀,不比那好大喜功、贪图享乐还专注跟老子唱反调的渣渣龙强多了?]</p>
[保住小哥哥,一定一定要保住小哥哥!]</p>
她还悄悄起誓,康熙就已经龙心大悦,要对乖孙孙一顿赏赏赏了。</p>
不料弘晖跪下,满眼真诚地道:“阿玛说咱们大清虽然物阜民丰,但八旗生计、河道漕运、水旱两灾等等,也都得花上数不尽的钱财,让皇玛法劳神忧心。”</p>
“孙儿不欲让皇玛法您破费,您若是要赏,就赏孙儿跟三妹妹三五日之间便回府上住一两日,助孙儿们全了孝道好不好?”</p>
小家伙大眼真诚,一瞬不瞬地盯着康熙:“您最重孝道,甚至以孝治国。定然能明白孙儿孙女对阿玛额娘的孝顺之意,进而成全孙儿兄妹的吧。”</p>
真·以彼之矛,攻彼之盾。</p>
差点把康熙都给整不会了。</p>
说是吧,三五天就得把俩小家伙放回去两天。</p>
说不是?</p>
康熙严重怀疑这才思敏捷胆大心细的乖孙孙会不会以小卖小,直接向他开炮。</p>
倒是乌那希听得心里嗷嗷直喊:[啊啊啊,我的哥,我聪明可爱又善解人意的小哥哥!若能如此,妹妹就豁出去不整天嚎嚎嚎,安心跟你在宁寿宫扎根了!]</p>
至于说宫廷矛盾多,后宫多倾轧?</p>
嘿嘿。</p>
看问题得多角度,辩证着来啊!</p>
后宫中再多阴谋诡计,也基本没谁敢把爪子伸到皇太后宫里来不是?</p>
现在圣旨已下,想要迫使康熙收回可不是件容易事。</p>
她至少得哭个半死。</p>
非形容词那种。</p>
投胎容易,长大不易,且活且珍惜。</p>
至少这样,她能时时见到阿玛额娘。得了太后欢心,以后在婚嫁方面自主权也大些。能在有限范围之内,给自己选个更好的。不必被封个和硕格格,远嫁到蒙古吃沙子。</p>
康熙哪知道就这电光火石之间,小家伙能想得这么多、这么远啊?</p>
他只听着小家伙愿意退步,不再拼死拼活地嚎,惹皇太后撂挑子后,整个人都身心舒畅了。</p>
摸着弘晖那光溜溜的小脑门笑:“好好好,难得你小小年纪能有如此孝心,朕自然不能多加驳斥。如此,你便跟乌那希一起留在宁寿宫,与皇太后解闷。”</p>
“每五日回四阿哥府待两日,不过,乌那希可以留在府中与父母团聚,你却要照常上课,不许有丝毫延误的。”</p>
“那是自然!”</p>
弘晖昂首挺胸,满脸骄傲:“孙儿身为四贝勒府嫡长子,是有些努力勤奋光耀门楣的担子在身上的。”</p>
“好小子,有志气,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p>
皇太后:???</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