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流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1章 桥魄,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云影流光,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去瞧过了,\"老头说,\"那小娃在河底躺着,身边围着七八条小鱼,正啄他的小脚丫呢。他没疼,真的,就跟睡着了似的。\"
林氏的眼泪又掉下来,可这回不那么苦了。
\"你且跟我来,\"老头站起来,提着灯往桥西头走,\"我带你去个地方。\"
林氏擦了擦泪,跟着他走。雨不知何时停了,月亮从云里钻出来,照得桥板发亮。桥西头有棵老槐树,树下堆着些新土,上面插着根香,香灰还没落尽。
\"这是我家,\"老头说,\"我姓周,守这桥八十年了。从前是个摆渡的,后来老了,就替桥魂看夜。\"
林氏这才发现,老头的鞋底下沾着泥,裤脚还挂着草屑——原来他不是凭空冒出来的。
\"阿毛......\"林氏哽咽着,\"我想再看看他。\"
老头点点头,弯腰从树根下捧起个瓦罐:\"你且打开看看。\"
林氏颤抖着掀开盖子,里面躺着个小布包。打开布包,阿毛的小肚兜、虎头鞋,还有半块没吃完的糖人,都在里面。最底下压着张纸,歪歪扭扭写着几个字:\"阿娘莫哭,阿毛去见观音菩萨了。\"
林氏突然想起,阿毛生前总说要找观音菩萨,因为菩萨有白胡子,像隔壁的王爷爷。
\"是桥魂收的,\"老头说,\"它见着落水的娃娃,总要先把随身的东西收着,等家属来寻。你前儿夜里投河,它怕你舍不得阿毛,就托我在这儿守着,等你醒了,把这些东西还你。\"
林氏抱着瓦罐,哭得更厉害了,可这回是暖的,像阿毛小时候趴在她怀里哭。
\"桥魂托人上岸,\"老头又说,\"每回都要折损十年寿数。你瞧这桥栏上的裂痕,深的是折了寿,浅的是耗了神。再过三年,它就要撑不住了。\"
林氏抬头看桥,月光下,那些裂痕像道道伤疤,看得人心慌。
\"那你......\"
\"我?\"老头笑,\"我就是个看桥的,桥塌了我也就该走了。倒是你,往后可不能再寻短见。你要是走了,谁给阿毛烧纸?谁给他缝新鞋?\"
林氏擦了擦泪,点点头:\"我不走了,我给阿毛守着家,等他回来。\"
老头指了指东方,天已经蒙蒙亮了:\"你且回去吧,灶上的粥该凉了。往后有啥难处,就到桥边喊我名字——周守桥,保管应你。\"
说完,老头提起灯,往桥中央走去。林氏望着他的背影,见他的脚渐渐踩不到桥板,像是踩在空气上,渐渐融进晨雾里了。
后来,林氏真的没再寻短见。她靠给人浆洗衣裳、做针线活过活,逢年过节就去桥边烧纸,跟阿毛说说话。镇上的人都说,林氏变了个人,从前见人就躲,如今见谁都笑,眼角有了皱纹,倒比从前精神了。
再后来,渡生桥的裂痕越来越多。到了民国二十年夏天,下了场罕见的暴雨,桥中央\"轰\"的一声塌了。塌桥那天,镇上来了个白胡子老头,站在河边看了半天,叹口气说:\"该去的,总要去。\"
有人说,那老头是桥魂显形;也有人说,是周守桥来跟桥告别。不管怎样,渡生桥塌了,可在镇上人心里,那座桥一直都在——雨夜里,若有行人经过河埠头,总觉得桥板上还留着余温,像谁在悄悄听着心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