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流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7章 千面匠,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云影流光,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话说乾隆年间,京城里有个地界儿叫“戏窝子”,专出角儿也专藏怪。戏楼子挨着戏楼子,名伶的轿子能把胡同堵得水泄不通。可就在这热闹地方,却藏着个连戏班老板都不敢轻易招惹的主儿——人称“千面匠”的老周。
老周的铺子开在戏窝子最背静的旮旯,门脸儿比乞丐的破席棚强不了多少。可你要是掀开那褪了色的蓝布门帘,准能唬得倒退三步:满墙的脸谱,红的像要滴血,黑的像锅底灰,金的像太阳晒化了铜钱。更邪乎的是,这些脸谱瞧着新崭崭的,可仔细一瞅,每张的皱纹里都透着股子说不出的“人味儿”——那张关公脸,眉梢挑得能剜人;那张张飞脸,鼻孔张得能吞牛;就连那白脸曹操,嘴角都挂着股子阴森森的笑。
戏班里传得神乎其神:老周修脸谱,不是拿胶粘、拿笔描,而是“往脸谱里头塞魂儿”。就说上回,三庆班的名净金大力演《铡美案》,包公的脸谱被小徒弟失手划了道口子。金大力急得直跺脚:“这可怎么得了?明儿个就是太后寿辰的堂会!”寻遍京城修脸谱的匠人,谁见了那道口子都直摇头。最后还是班主拍着胸脯说:“找老周!他修的脸谱,演起包公来连蜡烛都不敢晃眼!”
老周接了活儿,把那脸谱往案子上一铺,眯着眼睛瞅了半宿。天蒙蒙亮时,他舀了一碗烧酒泼在脸谱上,又从怀里掏出把磨得发亮的铜刻刀,在那道口子上“咔咔”刻了几下。说来也怪,刻完之后,那道口子竟像从来没裂过似的,反倒比原先更精神——包公的额头上,那个月牙儿更亮了,仿佛能照见人心里的鬼。金大力戴上那脸谱上台,唱到“开铡”那段,台下看戏的太太小姐们吓得直往袖子里躲,连茶楼跑堂的都打翻了热茶壶。
可就这么个能“点石成金”的老周,却有个怪规矩:同一张脸谱,一生只修一次。戏班老板们软磨硬泡,他梗着脖子就是不松口:“脸谱是人的魂儿,魂儿只能装一回人。再修?那不成往死人身上贴活肉了?”
偏生就有不信邪的。
这日,老周正蹲在门槛上啃萝卜,就听胡同口吵吵嚷嚷。抬眼一瞧,好嘛,四喜班的台柱子、名伶玉芙蓉带着俩丫鬟闯进来了。这玉芙蓉唱花旦是一绝,可近来不知搭错了哪根筋,非要改行唱花脸,学那《霸王别姬》里的项羽。班主拦不住,只得由着她折腾,可排了半个月,台下总有人说:“玉老板演虞姬是真好,可这霸王...咋瞧着像纸糊的?”
玉芙蓉一进铺子就往案子前一坐,把个绣着牡丹的帕子往脸上一甩:“周师傅,那张霸王脸谱您修过一回,可那回是给胖张演的。胖张走了,我想着您手艺高,再给修修?”
老周正啃到萝卜心儿,一听这话,“咔”地咬断了半截萝卜,眯起眼睛打量她:“玉老板,您可听好了——同一张脸谱,一生只修一次。胖张那回是救急,我给他修的时候,脸谱里头还留着他的暴脾气;如今您要修...万一...”
“万一什么?”玉芙蓉把帕子一摔,“我玉芙蓉唱了十年戏,连个霸王都演不好?您就说我这脸,比胖张差在哪儿?”
老周叹了口气,从柜子最底下抽出一张脸谱。那脸谱足有尺把宽,黑底金纹,额头上画着个威风凛凛的“王”字,可仔细一瞅,那“王”字的最后一横缺了个小角——正是上月胖张演霸王时划破的。
“您瞧好了。”老周把脸谱往案子上一铺,铜刻刀在指尖转得飞快,“胖张的脸宽,我刻这‘王’字的时候,横笔粗;您的脸瘦,要是照原样修...(刀尖在缺角处比划了一下)这‘王’字就不精神了。”
玉芙蓉撇撇嘴:“不就是个字儿么?您重新刻一个不就得了?”
老周把刀一撂:“脸谱不是字画!这‘王’字的一横,得顺着胖张的颧骨走;如今您颧骨高,再刻一样的...(手指在脸谱上点了点)这霸王的气就散了!”
可玉芙蓉哪里肯听?她掏出一锭金元宝往案子上一墩:“周师傅,我出十倍的价钱!只要您修好这张脸谱,让我演一回真霸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