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流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8章 前生书,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云影流光,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江南水乡有一小镇,名唤墨河镇。镇不大,却因文风鼎盛而远近闻名。镇上有一私塾,名\"明德堂\",先生陈老夫子年逾六旬,学识渊博,在当地颇有声望。

这年开春,陈老夫子又收了几个蒙童,其中有个七岁的孩子,姓沈名闫,生得眉清目秀,眉间一道浅浅的朱砂痣,更添几分书卷气。沈闫的父亲沈守业是个落第秀才,在镇上开了间小小的书肆,虽不富裕,却藏书颇丰。

开蒙那日,陈老夫子照例先教孩子们认字。他取出一本《说文解字》,翻到一页,指着其中一个古怪的字道:\"此字读'彧',音同'玉',意为文采斐然。尔等记下便是。\"

众蒙童跟着摇头晃脑地念诵,唯有沈闫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盯着那个字看了半晌,忽然抬头问道:\"先生,此字在《说文》中虽解为'文也',但在《三坟》中却有另一解,意为'天地和谐之象',先生以为如何?\"

陈老夫子手中的戒尺\"啪嗒\"一声掉在案上。他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这个刚入学的孩子:\"沈闫,你...从何处得知《三坟》之解?此书早于汉代便已失传,老夫也只是听闻其名,从未见过真本。\"

沈闫眨了眨眼,竟不慌不忙地解释道:\"梦中有人教我。那人说此字原是上古先民观天象所得,天地之气和谐交融,便成此形。\"他说得认真,仿佛在讲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私塾里顿时鸦雀无声。众蒙童目瞪口呆地看着沈闫,就连陈老夫子也捋着胡须,半天说不出话来。

\"荒谬!\"半晌,陈老夫子才回过神来,\"《三坟》失传已久,岂是孩童能梦见的?莫不是...撞了邪祟?\"

此言一出,沈闫的母亲王氏次日便请了城外普济寺的慧明禅师来为儿子\"驱邪\"。慧明禅师年近古稀,是方圆百里最有名的高僧,据说能观人前世因果。

禅师来到沈家,只看了一眼正在院中玩耍的沈闫,便道:\"施主不必忧心,令郎并非中邪。\"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串佛珠,递到沈闫面前,\"小施主可否帮我数一数这串佛珠有几颗?\"

沈闫接过佛珠,小手在珠串上轻轻抚过,忽然抬头道:\"师父,这串佛珠少了一颗。原是十八颗,如今只有十七颗,缺失的那颗刻有'明'字。\"

慧明禅师手中念珠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接过佛珠仔细查看,果然发现少了一颗,而剩余的佛珠上确实刻着\"明\"字——那是他前世用过的佛珠,因一场大火遗失多年,怎会被一个孩童知晓?

\"小施主可还记得...前世之事?\"慧明禅师声音微颤。

沈闫歪着头想了想,忽然眼眶一红:\"我...我好像记得自己死前很害怕,有人拿着火把要烧我的书...还有好多字,好多书稿,都不见了...\"

王氏闻言大惊失色,一把抱住儿子:\"禅师,这...这是怎么回事?\"

慧明禅师闭目合十,良久才叹道:\"阿弥陀佛,老衲观这孩子眉间有宿慧之气,恐是前朝大学士沈明远转世。沈学士因编纂《万卷全书》得罪权贵,被诬以文字狱罪名处死,临刑前将未完成的书稿藏于祖宅地窖...这孩子残留的记忆化作对文字的执着本能。\"

沈守业闻言如遭雷击。他父亲确实曾提过祖上出过一位大学士,因文字狱获罪而死,但具体细节早已湮没在历史尘埃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和离书撕一半,王妃有孕了

六出祁山

出狱即离婚,高冷未婚妻上门领证

小蟹呀

冻死在儿子家门前

今天不emo

大小姐重生七零,冷戾大佬掐腰哄

绿竹缥缈

寄生家园

绿小霜

青铜尸棺

妖之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