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影流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8章 前生书,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云影流光,乐可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晚,沈闫梦见自己站在一座堆满书册的大厅里,四周火光冲天。一个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分明就是前世的自己——正将一卷卷书稿塞入地窖暗格,眼中满是绝望与不甘。
次日清晨,沈闫醒来时,枕边湿了一片。他隐约记得那个梦,更奇怪的是,梦中地窖的位置竟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就在自家祖宅后院的老槐树下。
沈守业半信半疑,但还是带着儿子来到祖宅。那棵老槐树已有数百年历史,树干粗壮,枝繁叶茂。沈闫径直走到树后,指着一块青石板道:\"就是这里!\"
父子二人合力掀开石板,果然露出一个暗格。暗格中堆满了泛黄的纸页,有些已经粘连在一起,有些则保存完好。沈守业颤抖着拿起一页,认出了父亲——也就是沈闫前世——的笔迹:\"《万卷全书·经部》残稿...\"
沈闫也拿起一页,上面的文字仿佛有生命一般跃入眼帘。他发现自己能看懂所有文字,甚至能回忆起这些书稿的编纂过程和未完成的部分。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父亲,我要完成前世未竟之业!\"
从此,沈闫仿佛变了一个人。他不再满足于私塾所学,而是日夜研读家中的藏书和地窖中找到的残稿。十二岁那年,他已能背诵《说文解字》《尔雅》等小学经典,十三岁开始走访江南各地,搜寻散佚古籍。
\"这孩子着了魔似的。\"镇上人常这样议论,\"为了买一本残破的古籍,能把攒了半年的零用钱都花光;听说邻县有藏书楼要散伙,他徒步三天三夜赶去...\"
沈闫却浑然不觉辛苦。每找到一册失传的古籍,他都会想起前世临刑前的痛苦与不甘;每修复一页破损的书页,他都仿佛看见前世那个在火光中抢救书稿的自己。
二十岁那年,沈闫变卖了家中部分田产,在镇东建了一座藏书楼,取名\"墨缘阁\"。楼高三层,雕梁画栋,内藏古籍三千余卷,其中不乏孤本珍本。更令人称奇的是,沈闫能准确指出每本书的版本源流、收藏经过,甚至能补全许多残缺的篇章。
\"沈先生简直像亲眼见过这些书的前世今生一般。\"前来借阅的文人墨客无不惊叹。
只有沈闫知道,这不是什么神通,而是前世记忆的残片在指引着他。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梦见那个在火光中抢救书稿的大学士,梦见那些被焚毁的古籍化作漫天飞舞的灰蝶...
多年后的一个冬夜,五十三岁的沈闫病倒在书斋中。临终前,他将毕生心血《墨缘阁藏书目录》交给最得意的弟子:\"我这一生...是在弥补前世的遗憾...记住...书比人长寿...\"
话音未落,窗外飘进一片枯黄的槐叶——正是祖宅那棵老槐树的叶子。沈闫颤抖着伸手接住,嘴角浮现一丝释然的微笑:\"原来...轮回...真的存在...\"
死后第七天,墨河镇上空电闪雷鸣。当夜,许多人梦见一个身着古装的大学士站在墨缘阁前,将一册册书卷送入阁中。次日清晨,人们发现墨缘阁的藏书莫名多了数百卷,其中不乏失传已久的珍本...
此后,墨缘阁声名远播,成为天下最重要的藏书楼之一。而沈闫的故事,也随着那些被保存下来的古籍,一代代流传下去。
人们说,每当你翻开一本古老的书籍,或许就能看见那个为文字痴狂的灵魂——他跨越生死,只为守护文明的火种不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